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日前,上海市杨浦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相关社会调查发现,近1/3的共享单车粘贴有小广告,而“公积金提取”广告占比最多。杨浦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切勿相信此类小广告,违规套取公积金须承担法律责任。
近日,杨浦区消保委实地走访地铁站、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入口处几十个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点,发现近1/3的共享单车的坐垫、车架上粘贴有各类小广告,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公积金提取”的小广告。
杨浦区消保委随机选取并拨打了多个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对方均称可通过虚构房屋租赁、虚构房产交易等方式,协助个人提取本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虚构房屋租赁方式,是依据被提取人公积金账户余额情况,一次性垫付相同数目款项,并收取一定“手续费”,通常为提取金额的20%左右。如果提取的公积金数额较大,则可采用虚构房产交易的方式,所收取的手续费也会较前者高一些。
随后,杨浦区消保委与上海公积金中心进行联系。据上海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常见的公积金提取方式一般有购房、租房委托、还贷委托、外地户籍职工调离本市以及退休销户5类。市民可在随申办上自主办理,全程不需要中介、不收任何手续费。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规定,住房公积金作为长期住房储金实行专款专用,违法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须承担法律责任。凡宣称所谓“内部渠道”“专业代办通道”等内容的均为虚假宣传,缴存人切勿轻信各类收费代办公积金提取信息,以免造成信息泄露、财产损失。
杨浦区消保委指出,共享单车的市场经营属性、共享经济属性、准公共产品属性在方便租赁骑行的同时,也带来了车辆流动性强、维护保养成本高、综合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各类小广告针对共享单车此类问题特性,争相抢夺低成本高曝光的“广告位”,设法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督处罚,成为社会治理的顽疾。
记者了解到,有关监管部门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大规模区域集中整治,通过冻结违法小广告手机号码、加大违法查处力度等措施,对共享单车上乱贴小广告问题进行过多轮查处整治,但因其违法成本低、执法取证难、整治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导致此类问题难以彻底根治。
杨浦区消保委指出,目前已形成一条“小广告粘贴+客服联系+骗取公积金+小客信贷获利”的灰黑利益链,不仅影响消费者的骑行体验,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品牌的声誉,解决这一问题应坚持综合治理、群策群力。
杨浦区消保委建议,企业应加强对共享单车的日常维护、服务升级,提高小广告日常清理频率,并通过车辆内置物联卡定位追踪小广告粘贴来源,积极配合执法部门立案查处。相关部门应开展跨区域协作、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健全二维码广告查处、异地号码停机协作机制,加大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力度。同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区、学校等志愿者参与日常清理,培养公众对公共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共治共护的社会氛围。
杨浦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未经相关业务部门审核,均系违法发布,切勿相信此类广告,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记者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