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金晓玲报道 最近,一种统一外观的“小蓝袋”出现在沈阳市铁西区的街巷、小区,不少居民、商户还打开大门欢迎它。这是什么神秘来客,为啥受欢迎?
原来,铁西区近期启动了“一袋式回收”便民服务新模式,依托“政企社”协同机制,以霁虹街道云峰北社区为试点,以纺织机械厂宿舍小区为核心,打造辐射周边1公里的“一刻钟便民回收圈”,通过开展骑行宣传、入户回收等特色活动,将垃圾分类与便民服务结合起来,探索城市治理的新路径。
将积存的废旧物品安全、便捷、环保地回收,是很多家庭、商户的现实需求。铁西区针对试点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联动社区畅通推广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纺织机械厂宿舍小区,“一袋式回收”首次亮相就掀起了热潮。“可回收物满2公斤即可砸金蛋”展台前围满了居民,参与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处理家中的可回收物,还有机会获得社区卫生站提供的口腔护理、血压测量等健康盲盒。当天有40余人次参与活动,回收量超过30公斤。
首场活动验证了新模式的可行性。紧接着,“骑行宣传队”迅速行动,队员们身着蓝色马甲,带着印有“可回收物”标识的“小蓝袋”走街串巷,为居民、商户详细讲解“一袋式回收”的流程,介绍如何预约上门回收,不少商家现场扫码兑换环保袋。铁西区还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差异化服务策略。比如,为老年群体推出“移动称重”服务,工作人员携带电子秤上门回收,使老年居民参与度提升了两倍;为商户开通15分钟专项回收通道等。商户张先生表示:“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方便参与,帮我们解决了可回收物积存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