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非常好!保持平衡,慢慢走,不要急……”在天津鹏瑞利康复医院训练厅,康复治疗师张芮跟在手扶训练器缓步前行的患者身后,说着鼓励的话语。
一周7天,每天上午至少有20名患者来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午休时分,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高铁,张芮告诉记者,很多病人都是坐高铁从北京市、河北省过来的,刚刚就来了一名廊坊的病人。
2024年12月,天津市颁发第一张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新加坡鹏瑞利集团在天津南站片区投资建设的天津鹏瑞利医院,成为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
天津鹏瑞利医院与相邻的天津鹏瑞利康复医院、天津壹博鹏瑞利脑科医院,共同组成天津鹏瑞利医疗群,并与隔街相望的天津鹏瑞利康护社区形成一体,以“康护社区+医疗群”的创新模式,提供多元化的医疗健康服务,成为南站片区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项目。
优质医疗“入圈” 家门口有“医”靠
“原以为在这里看病会很贵,没想到也能刷医保卡。拍CT、做核磁的花费和其他医院差不多。医生问得很细、护士很贴心,就诊环境也很舒适。”家住西青区张家窝镇社会山花园的孙女士第一次到鹏瑞利医院看病,从挂号、检查到缴费取药,用了一个多小时。离家不到1公里就能找到优质的医疗资源,“15分钟健康圈”为孙女士圈住了一份舒心。
完善的医疗配套不仅是居住在周边城市百姓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更是吸引更多人才来此创业就业、安家落户的重要因素之一。
“截至目前,医院门诊已接待患者超1500人次,其中部分是海外人士及长居京津冀的外籍人士。我们正努力打造特色科室,如心脏科、骨科、肿瘤科、耳鼻喉科等,都是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天津鹏瑞利医院院长刘丹说。
毗邻天津南站,交通枢纽优势让鹏瑞利医疗群的专家资源流动更为便利,从而能够及时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刘丹介绍,天津鹏瑞利医院目前有10%以上的专家来自北京,以后随着异地医保开通,医院支付体系进一步完善,这样的辐射效应会更加凸显。
双城养老,一个北京家庭的天津“安心密码”
晨光漫过窗棂,天津鹏瑞利康护社区渐渐“苏醒”。护理员轻叩房门,68岁的梁先生洗漱完毕,等待着例行晨检。测过血压、聊聊身体状况,一套流程下来,早餐已经送到房间。吃过早饭,梁先生坐上轮椅,在护理员的陪伴下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做早操、上书画课、听养生讲座,还有雷打不动的康复理疗,这是他在此栖居近300天的日常,也是鹏瑞利康护社区200余位长者的生活写照。
“他患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之前在家摔倒过一次,从那以后身边就离不开人。我们的孩子在国外,我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家里经常忙成‘一锅粥’。”梁先生的老伴儿说起在北京居家照护时的经历不禁皱起眉。去年8月,经天津的亲戚推荐,老两口慕名来到天津鹏瑞利康护社区。试住一个月后,便决定“不走了”。
“每天12小时一对一照护,书画课天天有。关键是活动空间大,周围都是无障碍设施,我坐着电动轮椅到处都能去,食堂的饭菜花样也多,比在家住着方便、热闹!”梁先生笑着说,原先受伤的手臂因为坚持理疗已经明显改善。
“老年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解决了吃喝、照护等后顾之忧,老人们才有精力去追求更多的精神需求。”鹏瑞利康护社区院长王琼说,“当然,家属们最关心的还是安全。社区里面就有一家护理院,平时看个头疼脑热、开药换药都不用出门。遇到紧急情况,更是能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并及时转诊到鹏瑞利医疗群的相关医院。”
如今的南站片区,无障碍通行的社区道路、设施齐全的康养场所、设备先进的医疗机构相互串联,共同构建起便捷的生活服务圈。“康护社区+医疗群”模式不仅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更为城市区域服务配套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