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近日,我国北方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局地出现冰雹,给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冰雹天气下,行人、骑行者和驾驶员应如何避险?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为市民梳理出一些科学应对方法。
冰雹天气下,路上行人应尽快进入室内或坚固的建筑物内躲避,避免在树下、广告牌下停留,以防雷击或坠物风险。若暂时无法找到遮蔽处,可用背包、厚衣物等护住头部和颈部,减少暴露在外的身体部位。市民切记躲避时要远离易碎品,要观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险物品,以免被砸到。同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因为冰雹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对人造成损伤。避免躲藏的风险区域有:低洼易积水处;河道泄洪区;树木、广告牌下方;外墙有悬挂物的建筑。
对于电动车、自行车骑行者,冰雹天气应尽快停车,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区域,并寻找附近商铺、地铁站等场所躲避。切勿冒雨骑行,以免因视线模糊、路面湿滑导致摔倒或被冰雹砸伤。若周围无遮蔽物,可蹲下降低身体高度,并用头盔或衣物保护头部。
驾驶车辆行驶途中突遇冰雹,驾驶员应保持冷静,立即降低车速,开启双闪灯,并就近寻找地下停车场躲避。若无法立即停车,应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刹车或猛打方向,防止车辆失控。冰雹可能伴随强风或暴雨,需注意观察路况,避开积水路段和倾倒的树木、电线杆。
市民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冰雹预警信息,强对流天气期间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出行,建议携带防护工具,如雨伞、头盔等,并选择安全的交通方式。
强对流天气不仅对户外活动造成影响,室内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冰雹天气下,居家、办公场所如何确保安全?该负责人介绍,冰雹天气下,风力往往较大,冰雹可能击碎玻璃,造成安全隐患。室内人员应第一时间关闭门窗,拉上窗帘或百叶窗,避免因玻璃碎裂导致飞溅伤害。尤其要远离落地窗、阳台等易受冲击的区域,老人和儿童应转移到房间内侧活动。
冰雹常伴随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停电或电路故障。室内人员应提前拔掉电器插头,避免雷击损坏设备。若发现房屋漏水或电路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联系物业或专业人员处理,切勿自行检修。
对于高层住宅或写字楼内的市民,需警惕冰雹和大风叠加导致的窗外物品坠落。应及时收好花盆、晾衣架等室外悬挂物,避免砸伤行人。若听到建筑物外墙或玻璃有异响,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并通知物业排查隐患。
市民应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强对流天气可能影响交通和物资供应,市民可适当储备饮用水、食物和应急药品,避免冰雹持续时外出采购。若必须出行,应确认户外安全后再离开,避开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高风险地点。
□本报记者 周美玉
下一篇:发布典型案例有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