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足不下船就能享受一流学习资源,可以明显看到大家的专业技能和跨领域学习能力在增强。”对标“全民终身学习周”要求,中交广航局疏浚公司以“学习型组织建设年”为抓手,通过内容丰富的学习“菜单”、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广泛覆盖各岗位各工种,“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氛围愈加浓厚。
着力全员培训,打造知识共享平台
“今天得早点去,正好解决手头的技术难题。”“每次课程都干货满满,跨领域知识拓展总能带来全新启发。”疏浚公司本部大楼里,大家边走边对即将开讲的“每周课堂”充满期待。
“每周课堂”是疏浚公司落实全员培训的重要举措之一,每周聚焦一个业务模块,深度融合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开展专项培训,强化跨部门沟通理解和协同效能。“培训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大福利,开年以来,我们邀请公司内部专家授课,围绕项目管理、干部管理、船舶管理、公司改革、通识类5个课题,由各业务线条关键岗位人员精心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逐步形成14项、47场高质量课程成果。同时,结合最新发展动态,安排外部讲师开展AI应用等专题培训。”中交广航局疏浚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高泰介绍道,为进一步扩大培训成果覆盖面与影响力,公司通过网端推送录播课程的方式实现课程资源分享,轻松实现掌上随时学。
产业工人是疏浚公司的中坚力量。在“恒龙”驾驶室,船长林炯一边指导船员操作设备,一边详细讲解绞吸挖泥船的作业原理、泥泵调控要点、疏浚效率优化方法等内容,这样的沉浸式课堂也在“金广”“浚洋1”等各船舶精彩上演。疏浚公司通过大力开展“工匠创新月”“船舶创新工作室”“青年讲堂”等特色活动,选派船员到技校脱产学习,特邀国家级技能大师精准指导,致力将船员培养成为骨干,让骨干走向讲台,畅通知识共享交流良性循环。
着力全员读书,打造文化知识沙龙
午后的暖阳洒在泉惠项目会议室桌面上,沙沙的翻书声将每个人拉回学生时代。自“书香疏浚 向新而行”读书活动开展以来,从公司本部到各船舶、各项目,在全员掀起读书热潮。“大家聚在一起,围绕近期所读书籍,谈体会、讲收获,在有限时间里遨游多彩无限的书本世界,收益颇多。”项目经理赖日辉赞叹不已。
多读书,更要读好书。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并结合员工阅读兴趣,每季度定期推荐一系列涵盖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人文社科类等多专业领域的优秀书单。为确保读书效果,由漫读到深读、由感悟到应用,公司广泛发动各部室、各项目、各船舶开展分享会,引入贯穿全周期的考核机制,对优秀成果集中展示,对先进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广州港项目部开启年度读书计划、象山项目部现场组织“好书漂流”互动、顺德水道项目部安全环保知识抢答赛火热开展、厦门第三东通道项目部“荐书接龙”正在进行……大伙难掩激动:“天天围着机器转,能抽空读读书、充充电,不仅学了新东西、把书本知识用到了干活上,整个人也跟着有了文化味儿,这才是咱们新时代工地人的样子!”
着力全员练兵,打造技能报国标杆
“金广”甲板上,绳结打法、撇缆操作、钢丝插接等项目轮番展开,一场水手、机工技能竞赛正激烈上演。“疏浚公司将岗位基本功训练作为人员评价的重要手段,一船一策制定水手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并建立长效机制,将训练成果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使其成为推动组织整体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施工企业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疏浚公司围绕“坚持政治历练、专业技能精进、能力边界拓展、企业文化延伸”四个方面,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将个人发展凝聚到“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上来,涌现出一批以“广东省劳动模范”获得者刘正谦、“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涛、“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魏永鹏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带动更多人主动找差距、定目标、落举措,以切实行动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我们通过创新学习模式,大力营造主动学习、创新钻研的文化氛围,精心打造‘人才鱼池’,致力于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 中交广航局疏浚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志敏分享道。下阶段,疏浚公司将纵深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年”活动,持续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引导全体员工主动投身终身学习实践,在自我赋能中实现成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