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中工网评论员 陈婉扬
近日,“烟台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5月10日山东省职教高考当天,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生姜昭鹏和同学一起乘网约车赴考。途中,同学突发心梗休克并心脏骤停,姜昭鹏立即对其进行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和网约车司机合力将其送医救治。因抢救及时,同学恢复了心跳,但姜昭鹏因迟到错过了当天的语文考试。
7分钟车程、持续按压、一次又一次人工呼吸……姜昭鹏在危急时刻完成了“教科书式”的抢救。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这样的选择和行动,令人感佩。
点赞之余,人们也很关心:错过了职教高考语文考试,会不会影响姜昭鹏的升学和未来?
令人欣慰的是,姜昭鹏的善举得到了回应。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5月14日发布公告称: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进行补考。从事件发生到登上热搜、网友关注,再到官方回应,这场“善意的接力”让人们看到且相信:关键时刻,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凡人善举总有“回响”,社会不会辜负好人好事。
在网友评论中,有人提到另一个故事:我国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万婴之母”林巧稚,当年与好友结伴去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也是因照顾忽然晕倒的好友而缺考。学校考官得知原因后,决定对她免试录取,成就了一段佳话。
那些在“人生考题”中选择善良的人,应该被记住。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类似的有关“善意的接力”的故事,让更多人坚信——做好人做好事,人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