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商业化背后的伦理危机
创始人
2025-05-15 13:54:41
0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在加速融入商业场景,但过程中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算法“黑箱”、数据滥用、责任逃避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市场驱动特征,亟须制度性治理,以应对新型技术性市场失灵。

笔者整理了商业化背景下,AIGC伦理风险的表现:

——数据要素产权尚不明晰,诱发数据滥采与技术“黑箱”。数据这一核心数字生产要素尚未实现明确的确权与合理定价机制,平台企业可通过模糊授权、跨平台抓取等手段低成本攫取用户数据,而用户对数据缺乏掌控权。在此结构性不对称下,AIGC产品借助SaaS模式广泛嵌入业务流程,算法逻辑高度封闭不透明,形成技术“黑箱”,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贡献数据,知情权和选择权未能有效保障。

——企业治理结构相对滞后,加剧伦理边界退缩。部分企业仍延续传统工业逻辑,以利润与规模为导向,尚未将伦理治理充分纳入企业战略,或被边缘化、或流于形式。在商业化压力驱动下,一些企业选择在敏感领域应用AIGC技术,如用于深度伪造、情绪操控、消费诱导等,操控用户决策甚至影响公共认知,虽有短期收益,却破坏长期社会信任与伦理秩序。

——监管规则尚不完善,导致治理空窗与责任真空。现有监管体系在权责划分、技术理解与执法手段上尚未能完全适应AIGC快速演进,使部分企业得以在监管盲区内推进业务。当生成内容引发争议时,平台常以“技术中立”“非人为控制”为由规避责任,形成社会风险与经济利益失衡的局面,削弱了公众对治理机制的信心。

——算法训练机制存在偏差,固化偏见与价值错位。企业出于效率与经济性考虑,往往采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若缺乏偏差控制机制,易导致算法输出固化偏见。在广告推荐、人才筛选、信息分发等环节中,这类偏差可能进一步强化标签化倾向,影响特定群体权益,甚至引发社会价值认知偏离。

——社会认知基础薄弱,助推伦理风险外溢。多数用户对AIGC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潜在风险缺乏了解,难以识别虚假信息与潜在引导行为。教育、媒体与平台等多方未能形成合力推进伦理素养普及,使得公众更易陷入误信误导,为AIGC滥用提供了低阻力环境,风险迅速蔓延至公共舆论与认知安全层面。

那么,该如何完善伦理风险治理制度设计,确保科技向善呢?

笔者认为,破解AIGC商业化应用中的伦理风险困境,需要从产权制度、企业治理、监管体系、算法机制及公众素养等多维度入手,构建覆盖前中后全流程、点面结合的系统性治理架构,实现伦理风险的前瞻性预警与结构性缓释。

首先,建立数据产权与定价机制,破解数据滥采与技术“黑箱”。应加快推动数据要素确权立法,明确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交易权边界,保障用户“数据知情—授权—撤回—追溯”的完整权利链条;建设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与明示定价机制,使用户能够主动管理和定价自身数据;推动平台披露算法运行机制或提供可解释性披露,并建立信息来源标注机制,提升AIGC运行的透明度与用户的感知能力。

其次,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嵌入伦理责任与价值导向。建议将AI伦理治理纳入企业战略议题,设立算法伦理委员会与道德责任官,强化从组织结构层面对伦理的内嵌化管理;建立“技术伦理评估”前置机制,在产品设计和部署前进行伦理影响评估,确保价值取向合理、安全边界明确;引入伦理审计制度,并将伦理实践纳入ESG绩效考核体系;鼓励头部平台发布伦理实践报告,形成行业示范效应,引导企业实现“向善创新”。

再次,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缩小治理空窗与责任模糊地带。应尽快建立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共同组成AIGC综合治理小组,统筹推进法规制定与执行落地;加快出台生成内容识别、数据权属界定、算法责任归属等专项法规,明确平台在生成内容中的主体责任;对AIGC生成内容可设“可推定责任”原则,即平台无法证明无过错即需承担相应责任,防止企业借“算法自动生成”之名规避治理义务,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与事后问责相结合的全链条治理体系。

同时,完善训练数据治理规则,消解算法偏见与价值错位。应由权威第三方主导建立公共训练语料库,提供多样、可信、经过审核的语料资源供企业使用,提升基础数据的伦理质量;强制企业披露训练数据来源、去偏技术及价值审核流程,并设立算法备案机制,强化外部监督;推动企业在算法目标中引入公平性、多样性等多元指标,改变目前以“点击率”“停留时长”为主的单一商业导向,构建价值均衡的AIGC应用逻辑。

最后,还要提升公众数字素养,夯实共识型伦理治理基础。应将AI伦理与算法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与高校课程体系,支持媒体、行业协会与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AI伦理治理,通过设立“公众技术观察团”“伦理风险报告窗口”等方式,推动民间监督常态化;鼓励平台建立伦理科普与风险提示机制,对AIGC热点应用及时发布技术解读与伦理指引,缓解公众焦虑,增强社会整体对AIGC的识别与防范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是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融合的重大机遇,亦是对伦理治理体系的严峻考验。唯有以系统治理理念统筹发展与规范,强化制度设计与责任落实,方能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守住伦理底线,培育安全、可持续、可信赖的数字经济生态。

(作者:李大元系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苏亚系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鱼跃医疗:自动体外除颤器(AE... 人民财讯5月15日电,鱼跃医疗(002223)5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之孙公司Metrax...
迈富时(02556)控股股东自... 迈富时(02556)公布,公司于2025年5月15日收到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控股股东赵绪龙先生及...
鱼跃医疗(002223.SZ)... 鱼跃医疗(002223.SZ)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之孙公司Metrax GmbH 近日收到了TÜV ...
今年第一季度,立高食品的冷冻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15日,立高食品对外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冷冻烘焙食品收入同比增长约...
FMR LLC增持药明康德(0...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5月12日,FMR LLC增持药明康德(02359)187.64万股,每股作...
民生路附近发生火情?系工地消防... 转自:上观新闻昨天(5月14日)下午,多位网友向新民晚报报料,浦东新区民生路附近升腾起大量黑烟,疑似...
调研速递|青木科技接受线上投资... 2025年5月15日15:30 - 17:30,青木科技通过“青木科技投资者关系”微信小程序举办了2...
专访洪都拉斯财政部长杜阿尔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两国在贸易、金融、科技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合作空间。中国拥有全球最...
童庆禧院士:空间技术与低空经济...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题记:2025年3月23日,北大国发院“承泽商学”第19期暨低空经济论坛...
独家观察:特朗普延迟公布阿联酋... 特朗普中东行15日将抵达最后一站阿联酋。然而,白宫直到当天白天才公布具体的行程安排,东方卫视白宫记者...
西方媒体说中美会谈远高于预期 【#西方媒体说中美会谈远高于预期#】#中美关系可在你追我赶中相互成就#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的实质性...
绍兴城发经营性物业ABS获受理... 观点网讯:5月15日,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绍兴城发经营性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状态更新为“已...
北京交警通报:海淀区发生小客车... 据 @北京交警 通报,5月15日下午3时许,在海淀区健安西路发生一起小客车刮碰行人事故,造成4人受伤...
西安雁塔法院赴西咸新区法院参观... 5月14日,西安雁塔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云峰带领院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赴西咸新区法院参观调研。雁塔...
海航控股4月收入客公里量同比增... 5月15日,海航控股(600221)发布公告,2025年4月的主要运营数据已公布。本集团在该月份的收...
调研速递|厦门乾照光电接受全体... 5月15日下午15:40 - 17:00,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增持浙江世...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5月13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增持浙江世宝(01057)175.6万股,每...
课时被挤占、作业靠摆拍……一些... 转自:新华社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课表里。但近期“新华视点”记者走...
万辰集团拟发布222万股限制性... 5月15日,万辰集团(300972)发布公告,公布了其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该计划拟授予的限...
央行等四部门:全方位支持科技创...   5月15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