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5月14日,中日友好东京都青年访华团来到风景秀美的京郊顺义区和怀柔区。打卡柳庄户村,观赏美丽乡村风光,感悟乡村振兴力量;登上慕田峪长城,望长城内外,起伏连绵,郁郁葱葱。
柳庄户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南,近年来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路径,打造“吃住游购学”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先后荣获“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上午,访华团成员来到柳庄户村,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引起了访华团成员们的兴趣。访华团首先来到村史馆,了解柳庄户村的历史和现状。日本学生桦岛俊辉表示:“在来参观之前,我对中国乡村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里,这次实地走访让我看到真实的中国乡村,体验到了真实的乡村生活。柳庄户村道路平坦宽阔,交通便捷,风景优美,村史馆既有对传统和历史的珍视,也有充满活力的创新和对未来的期待,我非常喜欢这个村庄。”
访华团成员参观村史馆
访华团还来到柳庄户村的田间地头,在蔬果大棚里开展沉浸式采摘体验。从弯腰走过田垄到亲手摘下草莓、小番茄,日本青年在劳作中感受中国乡村的生态之美与现代农业活力,用汗水和欢笑续写中日民间交流的青春篇章。日本青年学生福田千果蹲在草莓垄间,小心翼翼地将果实放入竹篮,她告诉记者,“以前课本中学过果蔬栽培的知识,但亲手采摘时我才真正感受到农民的辛劳,每颗果实都带着阳光和泥土的气息,这次采摘让我体验到了真实的中国乡村生活。”
访华团成员在柳庄户村采摘
在柳庄户村的吉祥八宝合作社,访华团成员们参加了非遗传承——“火绘葫芦”体验活动。日本青年学生们手持打磨光滑的葫芦,尝试在葫芦上绘制自己的创意图案。优奈一边在葫芦上雕刻“福”字,一边告诉记者:“这是我首次亲手制作艺术品,体验很亲切,没想到火焰也能成为画笔,这种‘以火为墨’的技艺既需要力量,又充满艺术创造,非常有趣。”
日本学生板谷恒希在葫芦上烙制了樱花与长城,他说“樱花是日本的象征,长城代表中国,希望用火焰让两种文化在同一个葫芦上‘相遇’。”
访华团成员参加“火绘葫芦”体验活动
下午,访华团来到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美誉的慕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全长5.4公里,东与古北口相连,西与居庸关相接,是明代拱卫京畿的军事要处,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有“世界最美十大长城”之一的美誉。在去长城的路上,日方青年合唱中文歌曲《甜蜜蜜》,歌声婉转动听。
访华团成员在慕田峪长城合影
登上城楼俯瞰,蜿蜒于山峦之间的慕田峪长城,宛如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尽显雄伟与壮观。访华团成员高须由梨告诉记者:“
慕田峪长城是她最喜爱的景点之一,因为这里风景秀丽,可以远离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享受山河的壮美与生活的宁静。
”她还表示,“长城的结构、工艺和日本的古建筑有相通之处,但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更为复杂,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因地制宜’的智慧。”
日本青年学生福田千果告诉记者:“原来长城不仅是防御工事,更是无数匠人留下的艺术印记。我原以为长城是‘中国的象征’,现在明白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应当共同守护与尊重。 ”日本青年学生森田武琉表示,“以前觉得长城是‘遥远的奇迹’,现在亲手触摸它、保护它,才明白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后,访华团成员和中国学生举行了主题为“以心交心,共筑友好”的交流会。全国友协、北京市外办、北京语言大学以及日本驻华使馆相关领导出席交流会,中日学生共同书写“和平”“友好”寄语。
北京市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张谦在致辞中表示:“青年是中日友好的希望所在,希望通过此次访问交流,同学们能够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结交中国朋友,成为中日友好的民间使者。”
北京市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张谦在交流会上致辞
访华代表团团长中野修表示:“此次访华是日本青年在中国学习与交流的宝贵机会,日本青年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充满好奇和向往,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几天的走访和交流,更加了解中国,与中国的朋友建立真挚的友谊。”
日本学生代表表示:“在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学生交流时,非常惊喜地看到很多中国学生喜爱日本的动漫,说明我们在文化、情感上有很多共鸣,希望以后能在更多方面和中国学生多交流,这次中国之行让我收获满满。”
访华代表团团长中野修在交流会上致辞
交流会上,北京市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张谦与访华团团长中野修互赠礼物,还举办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国学生演唱了中国流行歌曲,让日本学生近距离领略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而日本青年学生也演唱了日本民谣,表演了武术等节目,为交流会增添了浓郁的日本风情。欢声笑语中,两国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交流,彼此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交流会后,访华团成员与北京语言大学师生及参会的领导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