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葛 震
数智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可见,数智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当前,我市应发挥数智技术在智能服务重构、文化体验升级与产业生态优化的赋能作用,激发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数智技术为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是要素资源的互动整合,也是产业价值的互补创新与多元方式的系统交融。数智技术在文旅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潜力。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与智能融合,可以突破传统产业的界限,影响文旅产业场景的构建与优化,使得文旅产业能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通过数智技术的赋能,文旅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产业竞争优势不断得到强化,为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数智技术为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带来新体验
数智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先进的智能分析功能和高效协同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推荐,精准契合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构建贯穿文旅活动的全流程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服务,大幅提升了旅游出行的便利性与效率,开启了智能化消费的全新发展模式。随着数智技术的迭代升级,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科技、艺术、故事性等元素构建的虚实融合沉浸式新场景不断推陈出新,重塑了场景交互空间,拓宽了消费半径和消费场景,以便捷、高效、优质的互动体验,成为升级消费体验的有力抓手。
数智技术为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业态
数智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着文旅产业场景的构建与优化。通过重构内容生产范式,激活数字创新势能,数智技术从文化基因解码到智能内容生产,全面重塑了产业生态,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推动了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随着数智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创新应用,数智技术凭借强大的多模态生成模型,能够迅速产出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形态的内容,为文旅产业的业态创新注入新活力。当今,数智技术正全方位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培育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有效推进当前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沈阳凭借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围绕数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数字文化新生态体系,以数智化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当前,全市应加速优化发展态势,通过提升文旅产业的“数智含量”,用数智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驱动为手段
高效能激发文旅产业综合实力
一是注重孵化数智文旅发展主体。我市要围绕现有的数字动漫产业园区、创意设计产业园区、融媒体产业园区,加快传统线下文化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加快成立沈阳区域数字文旅产业联盟,促进沈阳全域文旅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数字文化企业,筑牢消费循环的新根基。充分释放在沈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面向市场需求建立数字文旅经济人才实训基地,构建文旅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的数字文旅生态系统,推动数智技术科技成果在文旅行业的快速转化。
二是加快数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截至2025年,沈阳共有12个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应以现有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为全市文旅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增强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等文旅头部企业在技术创新、数字化建设、文创产品研发方面的科技支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借助旅游产业的强关联性,使“数智文旅”成为沈阳新型旅游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
三是推动数智文旅产业链优化升级。数智文旅产业链的完善依赖于产业链条上、中、下游之间形成协同合作。全省各景区、文旅企业、旅行社、酒店等中游企业要加强与科技公司、文化服务公司等上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强化数字技术、硬件设备、创意内容等方面的支撑,通过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交流与合作,助力文旅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打破数据孤岛,形成优势互补的数字文旅生态系统。通过共同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数字文旅产品和服务,使现有的文旅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跃升。
以智能科技为引擎
高科技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潜力
一是提高文旅产业服务水平。当前,智慧旅游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我市应进一步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全方位推广平台。对重点景区、交通设施、酒店及场馆进行智能化提升改造,打造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设施体系。通过充分整合交通、餐饮、住宿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体系,实现景区信息、交通信息、住宿信息等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水平,优化服务响应效能,持续培育孵化消费新业态。
二是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能力。我市应积极对接国家平台,完善文旅产业“云、网、端”基础设施,加快优化线上、线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布局,通过构建“数字化采集—网络化运营—智能化计算”数字链条,加强沈阳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整合,以数据驱动感知旅游消费需求的动态变化。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通过资源重组实现服务生产与游客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提升沈阳全域旅游生态圈智能协同服务能力。
三是打造数智文旅产业平台。依托数字技术,打造高效、智能、互动的综合性数字化文旅产业平台,是文旅产业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创新发展关键所在。应加快建设集成化、智能化的文旅平台,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和服务资源,实现信息的连接与共享,精准掌握游客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平台应充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提升全市文旅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以产业融合为抓手
高质量提升文旅产业创新活力
一是数智技术赋能产业迭代更新。沈阳区域内完备的产业门类与结构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全省应深入挖掘沈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新的语境,形成新的文化业态,打造数字化传播新产品。应注重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加大与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电竞等文化相关产业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打造“N+1”(新技术+旅游产品或业态)的产品组合,实现文化资源从“静态展示”转向“活化传承”,实现数智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逐渐补齐文旅新业态的短板。
二是视觉技术驱动文旅产品创新。应充分借鉴“醉·辽宁”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辽宁名品数字展示中心)启幕的成功经验,在原有IP文化和市场影响力的基础上,以地域产品为媒介,采用激光投影、激光互动、前景纱屏、3D动画灯光等多项光影视觉技术,结合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新IP。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视频生成技术,通过文本输入快速产生视频,结合景区具体实际创设独特的资源,形成具有品牌价值的文旅产品,讲好沈阳故事。
三是沉浸技术丰富文旅体验。当今,沉浸式文旅体验已经成为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引擎。我市应对传统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进行智慧化再造,通过“人工智能+元宇宙”技术,以AI智能虚拟数字人的应用,提升景区形象和品牌价值。应不断加大数字化文物研究开发力度,研发新技术或新设备进入采集、管理和利用全流程,加强虚拟修复复原、辅助修复、三维扫描、3D打印等辅助文物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提高观众展览体验和教育效果,加速我市形成“AI+文化+旅游”的新生态,打造全新知名的沈阳文旅符号。
【作者单位: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本文系2024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依托数智技术培育壮大沈阳数字文旅品牌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YSK2024-01-079);2025年度沈阳市党校系统课题“以数智化引领沈阳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YDXKT25-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