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旱情。中央气象台11日发布的预报显示,未来10天,陕西中南部、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旱情将维持和发展。相关省份积极开展抗旱工作,通过调度水源、抗旱喷防、旱播育秧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小灾害损失,助力农业稳产丰收。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确保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有14亿多人口,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关键在稳产丰产上下功夫。当前,多地旱情对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要让每一寸土地都耕耘希望,实现“丰收在望”到“丰收在手”,既要提升思想认识,提高预判能力,及时做好应对,也要真抓实干,以创新破题,防止旱灾造成的产量、品质下降,全力以赴防灾减灾,托起粮食稳产丰产希望。
提高粮食安全意识,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夯实粮食安全,既关系国家行稳致远,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物价稳定,不能有丝毫懈怠。今年以来,受温高雨少影响,华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以及四川等地干旱快速发展。面对天气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既到一线当好“指挥员”,也当好“宣传员”“行动员”,针对干旱情况,根据以往经验和当下的预判,精准施策,尽最大努力减小干旱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影响。
凝聚各方合力,打好抗旱主动仗。没有哪个产业像粮食这样,平时不显山露水,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牵动人心。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的位置,更要看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快速响应、多级联动。为有效应对旱情,各地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实现保供保灌,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农业稳产丰收。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及时行动起来,打好抗旱主动仗,强化沟通会商,克服麻痹思想,做好抗旱服务保障工作,以科技助力,加强调度为旱区“解渴”,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千方百计防灾减灾,托起粮食稳产丰收希望。确保粮食安全,既要打有准备的仗,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更要千方百计探索更科学的解决办法,提升防灾减灾的成效。各地各部门及时评估干旱发展趋势和影响,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夏粮生产。各地要动态跟踪水库蓄水、墒情及需水变化情况,加强雨情、水情和蓄水监测分析,确保引水调水科学调度,全力护航粮食生产。当下,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期,既要积极抗旱,更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走向生产一线,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筑牢粮食稳产基本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全力抗旱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精准施策,也要全力以赴,最大程度减少干旱损失。打好抗旱主动仗,让旱情逐渐缓解,希望田野萌发蓬勃生机,更要在保障供水、稳定生产上不松懈,凝聚多方力量,在应对考验中,积累抗旱经验,推动粮食生产工作有序推进,让这片希望的土地孕育粮食丰收新希望。
(转自:饲料行业信息网)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