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孙海丽
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 “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思维能力与文化素养具有深远意义。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小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因此,积极探寻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实践策略,已成为教师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提升和文化认同,也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助力阅读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下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就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策略展开探讨。
一、阅读前的准备策略
(一)遵循科学选书原则
选书环节是开启整本书阅读之旅的关键起点。首先,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兴趣为导向选择书籍。例如,对于爱车的学生,推荐汽车科普读物;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则推荐中外历史类书籍。这一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从兴趣出发选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此基础上,后续再逐步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范围,接触更多类型的书籍。
其次,应优先挑选经典书目。这些经典之作历经时间的检验,或获得名家赞誉,或斩获重要奖项,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选择经典书目,能够避免学生接触“快餐式”的无营养读物,让他们在优质的阅读资源中汲取知识与养分。
最后,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除了依据个人兴趣选书外,还应鼓励学生阅读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多种体裁的作品,使学生能够领略多元的世界文化,丰富知识储备与精神世界。
(二)激发浓厚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前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其一,教师可以利用封面猜谜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推荐课外书籍时,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籍封面或标题,鼓励他们大胆预测书籍内容。以《城南旧事》(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封面上描绘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伙伴站在古色古香的房子前的画面,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插图和书名,推测作者可能讲述的童年往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其二,通过介绍书籍的创作趣事,引发学生对内容的向往。例如,在介绍《哈利·波特》时,讲述作者罗琳在从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上,偶然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形象,由此获得创作灵感,并将哈利·波特设定为一个孤儿,在魔法世界中寻找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故事。这些有趣的创作背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书籍的兴趣。
其三,以谈话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与学生谈论生活中人们互相称呼的方式,引出名字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意义。随后,自然地引出《俗世奇人》中江湖码头人物响亮绰号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
二、阅读中的推进策略
(一)采用互动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完整读完一本书,需要教师运用巧妙的引导策略。教师可以开展阅读交流课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共同展开想象,如推测书中的结局,设想故事主人公将如何解决难题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故事的来龙去脉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书中没看懂的地方展开交流讨论;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书中角色或模仿人物动作,从而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为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真切地感受书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进一步提升阅读兴趣,激励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二)运用辅助阅读方法
其一,绘制故事路线图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以《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为例,学生若想绘制出完整的旅行路线图,就需要认真阅读整本书,梳理书中的情节脉络。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的良好方式。
其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制定师生共读时间,在学生阅读的同时,自己也沉浸在书籍世界中,通过自身的阅读行为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适时分享自己阅读同一本书的心得体会,与学生进行阅读经验的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其三,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为每个学生配备一本阅读存折,详细记录每本书的阅读时长。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积分后,便可以向教师兑换小奖品,或者获得阅读勋章。对于最先阅读完整本书的同学,还可以颁发“阅读达人”“荣耀之星”等称号,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整本书阅读。
(三)避免常见阅读雷区
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阅读应是一种兴趣驱动的行为,而非强制性的任务。因此,切勿强迫学生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避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也不要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比较,应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节奏。此外,在鼓励学生深入阅读的同时,也要允许学生重复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让学生在舒适、自由的阅读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阅读后的巩固策略
为了巩固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富有创意的输出方式。例如,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运用气泡图梳理书中的人物关系,以《西游记》为例,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呈现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与人物关系;鼓励学生改写故事结局,如想象《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如果白雪公主没有吃毒苹果……”的另一种故事走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手工书,用卡纸制作简易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复述故事内容,加深对书籍的理解与记忆。
总之,整本书阅读与片段化阅读有着本质区别,它更加强调对书籍的完整理解与深度思考,是培养终身阅读者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塑造个人品质和构建社会价值观的关键所在。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的重要使命,应熟练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找到兴趣点,引领他们在阅读的广阔天地中不断探索、成长,开启更深入、更丰富的阅读之旅。
(作者系邯郸市实验小学教师)
上一篇:男孩切除头上巨痣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