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日本联合牵头制定的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ISO 15964《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落地填补了无人机感知避障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为无人机产业的规范化、安全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标准规范。
据介绍,《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国际标准中方编制团队由深圳美团低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导。该标准是以城市复杂场景无人机感知避障实际应用场景为导向,凝练我国企业自研技术输出的国际技术标准。自2022年5月于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航天器技术委员会无人机系统分技术委员会(ISO/TC20/SC16)立项以来,工作组组织召开了30余次国际视频会议,累计处理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的200余条意见,历时近三年最终完成发布。
据悉,感知与避障系统(DAA)是无人机安全运行的核心系统,直接关系到无人机在复杂场景中的任务执行能力。新标准规定了无人机对航空器或其他物体的感知与避障系统的安全和质量要求,可切实指导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的研制、生产、试验和使用,提高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美团第四代无人机等我国企业自研的多种机型在不同场景下的运行状况,针对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的通用功能、系统架构、性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对检测距离、安全间隔距离以及着陆场景下的检测与应对举措等都作出详细规定。”据编制团队相关人士介绍,大量城市复杂场景的应用以及核心技术的持续自研突破,让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也是此次我国团队得以主导该项国际标准的关键所在。 (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