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银辉
彩礼作为中国传统婚俗的一部分,蕴含着对新人新生活的支持与祝福。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高额彩礼、隐形彩礼给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高额彩礼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错误观念作祟。在部分农村地区,彩礼被视为衡量男方诚意和家庭实力的标准,认为彩礼越高,女儿嫁过去越有面子,婚姻也越幸福。有的人还认为,通过嫁女收取彩礼,能给将来养老增添一份保障。受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加之攀比之风和从众心理,大家相互效仿,使得彩礼“居高不下”。所以,治理高额彩礼,首先在于观念引导。
共同发力,凝聚社会共识。各地要积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宣传活动,把抵制高额彩礼作为集中宣讲的必讲专题、入户宣传的必说话题、惠民演出的必演剧目,给群众时时灌耳音、处处常提醒。要用好用活道德讲堂、基层党校、农民夜校等基层阵地,教育群众破除盲目攀比、炫富摆阔、以彩礼论身价等扭曲观念,推动形成“婚嫁重情不重金”的价值共识。要结合“送戏下乡”“文化进万家”“文艺轻骑兵”等活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艺展演,以文艺浸润滋养乡风沃土,用文化力量浇灌文明之花。
加大宣传,做好观念引导。推进移风易俗,舆论引导的作用不可忽视。各级主流媒体要切实担负起这个责任,广泛营造抵制高额彩礼的社会氛围。要不断创新传播方法,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短视频、微短剧等视听作品,使移风易俗观念入脑入心。要充分形成规模声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力,实现优质内容多平台渗透、多终端触达,全面提升传播效能与情感共鸣。
树立典型,强化示范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不断强化典型引领,注重发挥道德模范等“身边榜样”示范效应,带动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价值观。对干涉婚姻自由、索要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要公开曝光、坚决抵制,持续培育文明乡风,全面涵养新风正气。同时,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推动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不断深化、取得实效。
抵制高额彩礼,事关公序良俗与社会文明。让我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彩礼回归“礼”的初衷,以观念革新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下一篇:绿茵场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