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夜经济不断升温,晚间6-10点停车需求激增,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日,有消费者反映,济南有停车场夜间收费“贵得离谱”,超时一分钟也按“包夜”收费。如此收费是否合理?对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做了调查。
文/片 管悦 王欣蓉
济南报道
停车仨小时收28元
超1分钟也算“包夜”
近日,济南市民李先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反映,自己在黄金时代广场就餐时,因停车费问题“惹了一肚子气”。
“朋友约在这附近吃饭,为了方便就近停在了楼旁边的停车场,我还专门看了看收费标准。”李先生介绍,他于18:58驶入停车场,21:55离开,实际停车2小时57分钟。按白天6元/小时的标准,本应支付18元,但因该停车场规定21:30后统一收取10元“过夜费”,最终支付了28元。
“怎么也没算明白,后来才知道是收了‘过夜费’。”李先生认为,夜间停车收费区别对待更人性化,短时停车应按实际时长计费。
5月12日晚,记者来到黄金时代广场停车场。停车场入口处设置的收费公示牌上显示,该停车场每天7:00-21:30停车收费标准为10元/时(优惠后6元/时)、21:30—次日7:00收费标准为20元/次(优惠后为10元/次)。
随后,记者以市民身份联系了上述停车场相关工作人员。“为方便有过夜需求的消费者,停车场将收费规定划分成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段。21:30后出场,系统就会自动加收10元夜间费,哪怕只超1分钟。”该工作人员说。
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称,自己18:44驶入济南蓝石·趵北6号停车场,停放1小时50分钟,支付了白天时段费用10元加夜间费15元,合计25元。有网友在济南市开元广场夜间跨时段停放55分钟,被收取10元夜间费。还有网友在鲁粮资产停车场仅停56分钟,仍被按次收取5元夜间费。
记者走访发现,明湖广场、保利中心、高新会展车场、新生活家园、首创奥特莱斯等部分停车场也存在夜间停车“一刀切”收费的情况。其中,不少停车场地处商圈、餐厅或景区附近,车位晚上使用率较高。消费者若超时、短时停放,可能需要多缴纳少则2元、多则10元以上的费用。
采访中,明湖广场、保利中心等停车场工作人员答复也基本一致,“收费标准均已在停车场公示,由系统自动收费。只要进入规定的夜间时段,无论车主实际停放时长多少,都按夜间标准一次性收费”。
“晚上吃顿饭、看场电影,停两三个小时却要按整夜交费,不太合理。”不少消费者表示,夜间优惠停车本意是便民,“任性”收费反而造成了烦恼和负担。
停车场拥有自主定价权
有的已给出“新解法”
那么,这样的收费标准是如何制定的?是否合理,又应由谁来管?对此,记者以市民身份联系了济南市发改委价格处。
“根据现行规定,小型汽车在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道路停车泊位或停车场(所)夜间停放,20:00至次日8:00实行计时收费,每辆每小时2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收费),最高收费限额为5元/辆;大型汽车按上述标准两倍收取。”济南市发改委价格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黄金时代广场、开元广场等停车场均属于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停车设施,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相关规定,除了政府定价的停车场外,其他停车场的经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成本和供求关系等,自主制定收费标准。只要停车场在显著位置公示停车服务收费标价牌,标明停放车辆类型、收费标准等信息,则收费行为合法。“消费者可在进入停车场时充分了解收费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系统统一收费就变成了“无解题”?夜间停车收费能否更加人性化?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济南已有停车场给出了“新解法”。
以山钢新天地停车场为例,夜间(20:00-次日8:00)采取阶梯收费,2小时内按4元/小时计费,超过2小时则封顶10元/次。在银丰财富广场,跨时收费不到一小时按照前一小时收费标准收取,跨时段停车超过一小时的,则实行跨时段累计收费。不足5小时按实际收费,超时按封顶金额收取。
此外,力高国际、按察司街、槐荫广场、舜耕山庄、印象济南·泉世界等济南部分停车场,夜间已实行“短时按实+过夜封顶”的精细化收费模式。
专家说法:
精准计算更凸显人性化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各类停车问题凸显,越精准的计费方法越能凸显人性化。”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表示,系统自动设置收费和执行市场调节价等原因都不应该成为停车场粗放化收费模式的理由。
在王忠武看来,各停车场经营单位可以从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兼顾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对跨时段和夜间短时停车收费标准、系统等进行科学优化调整,为群众消费购物创造更加便捷、实惠的停车条件,尤其是商圈、餐厅聚集地等配套停车场,还能激活夜间消费市场潜力。
同时,王忠武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和监督,可以定期组织经营者、部分消费者开展研讨会,了解双方诉求,从而制定既保障企业合理收益又兼顾市民承受能力的收费标准和规则。不仅能减轻市民负担,也提升了停车场的运营效益,让停车管理既有“精度”又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