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近年来,佳木斯大学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高举教师教育大旗,厚植教育情怀,深入剖析影响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因素,探索建立服务教师职业发展的服务平台,着力构建“一个核心、两翼并举、三全育人、五大平台、七项赋能”的“12357”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实现教师发展个体有效、群体高效,涵育新时代“大先生”。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提升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和水平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带来了地方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体制的调整与变化。佳木斯大学立足地方高校实际现状,针对地方高校教师队伍职业发展与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联系不紧密,对高校发展的支持作用不强的问题,积极开展教师职业发展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从学理上研究、分析、概括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体系的理论模型,形成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政策架构和实践服务平台,更好地提升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和水平。
佳木斯大学立足创新,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充分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发展模式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地方高校教师职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梳理,总结目前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并深入剖析影响其发展的关联因素。同时,结合新时代对教师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促进教学卓越、助力教师成长”为使命,构建了一套具有地方高校特色且多维联动的“12357”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包括“一个核心目标”,即教育好培养人的人;“两翼并举”即铸师魂、强师能;“三全育人机制”即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打造教师队伍;“五大平台”即决策管理平台、师德宣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能力提升平台和心理疏导平台;“七项赋能”即师德赋能、专业化赋能、信息化赋能、政策赋能、管理赋能、课程思政赋能、五育赋能。
下好教师发展“四步棋”
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培训系统
佳木斯大学通过调研,确定不同能力维度、不同阶段的发展性任务,打好教师职业发展体系“组合拳”,下好教师职业发展的“四步棋”,帮助教师有效提升自身能力,并保障教师团队的长期稳定发展。下好教师队伍“乐教爱生”核心棋,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供内驱力;下好教师队伍“专业赋能”关键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下好教师队伍“快速超车”制胜棋,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引擎;下好教师队伍“后继有人”先手棋,为人才储备提供有力支撑。
佳木斯大学明确教师职业发展方向,建立系统提升机制,以多种形式开展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实践。结合“七项赋能”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需求;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有序实施“教学骨干研修计划”,培育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坚力量;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师德师风涵养、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实施“青芒导航、青锋培育、青竹提升、青蓝引领”的“四青”计划,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打造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佳木斯大学自构建“12357”教师职业发展体系以来,承办了黑龙江省教育家精神大讲堂,并在全省师德师风建设总结会上作典型发言,社会反响热烈;学院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获得多项奖项,教师教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在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师德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的获得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佳木斯大学将不断完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