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梦婷 北京报道
2024年,餐饮行业在消费降级与经营成本攀升的双重挤压下持续承压,其中高端餐饮市场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呷哺呷哺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积极寻求突破,于5月12日宣布与国际知名IP米菲MIFFY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联名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湊湊经营策略也变得愈发谨慎,开店策略转向精益化拓店,更加注重单店质量而非数量增长。
首次联名国际IP
在品牌联名成为风潮的趋势下,湊湊也尝试开展联名合作。湊湊表示,此次联名合作旨在通过打造沉浸式的“米菲王国”主题体验,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特色与价值的感知。据了解,此次活动湊湊将在全国门店推出联名套餐、周边产品,并设置主题门店。消费者可品尝到包含米菲造型产品的主题套餐,如双人、四人及儿童套餐,随餐将获赠米菲主题餐盘。
对于联名IP对餐饮门店客流、销售拉动作用,《华夏时报》记者从呷哺呷哺方面了解到,“在业绩层面,公司期望活动期间营收较平日实现倍数级增长,假日翻台率目标为6次以上;同时,我们计划通过此次活动带动门店客流提升25%,并将消费者满意度与复购意愿作为核心衡量标准,不过,此次联名活动的核心目标并非单纯追求销售增长,而是希望通过打造沉浸式的米菲王国主题体验,进一步强化消费者对湊湊品牌特色与价值的感知。”
与米菲IP联名只是一个开始。呷哺呷哺方面表示,湊湊将此次合作视为长效价值共创的起点,未来将基于消费者反馈,动态评估合作形式,目前已有2-3个储备IP正在评估中,湊湊计划定期推出联名活动,满足不同圈层消费者的需求。
近两年来,在消费降级冲击下,餐饮行业普遍承压,其中高端餐饮市场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为55718亿元,同比增长5.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为15298亿元,同比增长3%。这一趋势下,餐饮上市企业的整体表现也持续走弱。比如九毛九2024年净利润大降90%,同报告期,呷哺呷哺收入也出现下滑,仅为47.55亿元,净利润则仍未扭转亏损局面,亏损额达4亿元。
对于湊湊与米菲的联名,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主要还是餐饮品牌寻求增量的营销手段,在品牌共性方面只能是通过策划和解读来展示,好在米菲的粉丝人群覆盖了当下的新生代及年轻群体,也是湊湊希望发展的目标人群,整体来说是一个积极谋变的策略。但是,后续需要评估联名营销的成效,最终真正能拉动销售的还是在于菜品、价格和服务。”
精益化拓店
为推动消费增长,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中提到,要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支持地方发展特色餐饮。
伴随着政策发力,林岳对本报记者表示,“餐饮市场当下处于逐步复苏的阶段,随着国内文旅及假日经济的政策倾斜及发展,餐饮也有机会跟着水涨船高。”呷哺呷哺副总裁张艳梅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问题时表示,随着大环境整体承压,今年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发展层面,都将提振消费当成首要任务。湊湊依旧会坚持自己的产品定位和模型,坚持火锅+茶憩的产品定位。
当前,呷哺呷哺收入主要来源于呷哺呷哺及湊湊餐厅的收入,2024年,两者收入占比分别为55.3%、41%。餐饮市场从不缺少竞争,林岳对本报记者表示,“餐饮行业由于门槛低,每年都有很多‘门外汉’或‘跨界选手’涌入,赛道竞争激烈,淘汰率高,在注重性价比、质价比的市场中,中高端餐饮要立足脚跟,需要在用户情绪价值上做创新,增值服务、体验创新、联名营销、品牌互动这些都是需要做的。”
面对消费承压情况,呷哺呷哺方面进一步对本报记者透露,会适时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强化,不断加强“以三星的价格提供五星的体验”这一品牌定位;同时丰富、不断更新锅底与其他竞品实现差异化竞争;并会持续迎合消费客群,推出消费者喜爱的联名周边、产品套餐,丰富湊湊的产品和服务。对于呷哺呷哺品牌,呷哺呷哺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2025年,呷哺呷哺品牌将深耕北京、河北、上海等区域,通过优质产品和经典套餐打造高性价比小火锅的鲜明形象。
截至2024年末,呷哺呷哺集团旗下营业餐厅总数为957间,其中呷哺呷哺品牌和湊湊门店数量分别为760家、197家。关于接下来的开店策略,呷哺呷哺方面表示,针对呷哺呷哺品牌,计划2025年开店餐厅不低于95间。
对于湊湊品牌,其开店策略变得愈发谨慎。2023年、2024年,湊湊开店数量分别为48间、13间。关于未来开店节奏,呷哺呷哺方面告诉本报记者,“正如今年年初呷哺呷哺集团董事长讲到的开店战略:重质不重量,未来湊湊开店策略是精益化拓店,即聚焦核心商圈优质点位,展店方向为求精不求多,湊湊今年已经签约的新开、重装门店有6家,于今年7月后陆续开业,正在洽谈中的优质商业体项目门店超过10家。”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