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集集团涨4.11%,成交额9.18亿元,换手率4.85%,总市值450.28亿元。
异动分析
可燃冰+海工装备+航运概念+参股券商+天然气
1、2023年5月4日互动易回复:公司海工板块旗下的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1号”和“蓝鲸2号”可用于全球深海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可燃冰开采业务等。2017年5月,“蓝鲸1号”在南海助力我国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2020年3月,“蓝鲸2号”助力我国可燃冰第二次试采取得成功。2023年一季度,“蓝鲸1号”超深水钻井平台开始在南海执行作业合同。
2、公司海工装备主要业务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台维修改造、自升式生产平台,相关产品已服务于北海、南海、墨西哥湾、巴西海域主流海洋油气产区;17年相关业务收入11.73亿元,主营占比小于5%;17年12月,俄罗斯克雷洛夫中央科学研究院和中集海工院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举行,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俄合作北极钻探综合体项目已经正式启动。
3、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公司致力于在如下主要业务领域: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物流服务、空港设备等,提供高品质与可信赖的装备和服务。支持这些业务蓬勃发展的有:提供专业资金管理的财务公司,以及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融资租赁公司。作为一家为全球市场服务的多元化跨国产业集团,中集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拥有300余家成员企业及2家上市公司,客户和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公司持有招商证券2201万股(创新试点类券商),占总股本的1%。
5、2018年,中集安瑞科将继续以内涵增长及持续创新作为基础,专注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新业务、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可持续的稳步发展。能源装备业务分部将巩固并持续拓展在天然气上中下游产业已具备的关键装备制造,工程服务搬回及和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向天然气全产业链布局,特别是往水上LNG应用拓展,同时积极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燃料储运、动力燃料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业务,并积极探索向其它清洁能源产业链的业务延伸;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6928.61万,占比0.08%,行业排名5/242,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3.71亿,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7783.07万 | 1.14亿 | 1.04亿 | 3492.10万 | -3630.47万 |
主力持仓
主力轻度控盘,筹码分布较为分散,主力成交额2.41亿,占总成交额的12.18%。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20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20元,近期该股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8.43,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湾大道2号中集集团研发中心8楼,香港德辅道中199号无限极广场3101-2室,成立日期1980年1月14日,上市日期1994年4月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制造修理集装箱及其有关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集装箱制造35.01%,物流服务17.67%,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14.40%,道路运输车辆11.82%,海洋工程9.32%,其他6.75%,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4.05%,循环载具1.37%,金融及资产管理1.17%。
中集集团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可燃冰、海洋经济、粤港澳、海上风电、分拆概念等。
截至3月31日,中集集团股东户数11.95万,较上期增加31.52%;人均流通股19257股,较上期减少23.97%。2025年1月-3月,中集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60.26亿元,同比增长11.04%;归母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550.21%。
分红方面,中集集团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6.9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69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中集集团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第九大流动股东,持股2366.6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19.47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