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撤掉拜登政府遗留的《人工智能扩散暂行最终规则》(Interim Final Rul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下称“最终规则”),并同时宣布采取额外措施加强全球芯片出口管制。
“最终规则”在拜登政府卸任前最后一周的2025年1月13日出台,原计划5月15日执行。曾有多位中国科技企业人士对《财经》表示,一旦通过,这将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出口管制规则(文章详见《美国公示AI出口管制最严新规,英伟达、甲骨文强烈抗议》)。
“最终规则”被认为是覆盖全球市场的AI芯片出口管制。因为其中最突出的一项内容是,把全球市场划分为三个等级。英国、法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18个盟友和合作伙伴属于第一等级,AI芯片采购不受限制;新加坡、以色列、墨西哥、巴西等其他120多个国家或地区是第二等级,AI芯片采购受限制,甚至每个季度都严格规定了采购量;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属于第三等级,无法获得先进AI芯片。
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主导了先进AI芯片的出口管制条例的制定工作。5月13日美国商务部撤销“最终规则”后公告称,这些新要求将扼杀美国的创新,并给企业带来繁重的新监管要求。这还将损害美国与数十个国家的外交关系,使这些国家的地位降至二线。
美国商务部宣布,工业和安全局计划在《联邦公报》上发布正式撤销通知,并将在未来发布替代规则。
图片来源/美国商务部官网表面上看,美国商务部撤销了全球AI芯片出口管制,但并未放松对中国的管制。最新宣布的三项出口管制举措,两项和中国直接相关。
一,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
二,警告公众允许使用美国人工智能芯片训练和推理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潜在后果。
三,向美国企业发布如何保护供应链免受转移策略侵害的指导意见。
目前,这三项举措尚未公布详细内容。特朗普政府上台不到半年,已经对中国发布三次芯片或AI出口管制规则。
今年3月,外交部发言人曾针对美国将数十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做法回应称,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敦促美方停止滥用各类制裁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美方滥用“实体清单”等出口管制工具,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违反美国外交政策为借口,滥施非法单边制裁,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行径,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长臂管辖,针对中国的芯片和模型
美国商务部加码对中国的AI芯片管制仍在中国产业界的预期内。
5月7日传出“最终规则”将被撤销时,就有多位中国产业界人士对《财经》分析,中国应该放弃美国未来可能会放松出口管制的幻想(文章详见《特朗普政府计划修订拜登政府遗留的AI芯片出口管制规则》)。
他们的一致判断是,特朗普政府仍会延续拜登政府的强硬立场,继续加码对中国的AI芯片出口管制。在他们看来,中国公司自主可控的态度不会动摇。坚持AI模型和芯片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可控才是唯一出路。
这个判断在5月13日得到了印证。美国商务部此次对中国加码的两项新出口管制,分别针对中国的国产芯片和国产模型。多位中国科技公司人士认为,美国的管制目标是,既不让中国的芯片被全球市场使用,也不让中国的模型跑在美国的芯片上。其意图是,动用长臂管辖,精准打压中国AI产业。
“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这被认为主要针对中国自研的昇腾AI芯片。这一规则被认为模糊不清且可能暗藏风险。
华为的昇腾系列芯片是英伟达AI芯片的主要国产替代产品。目前,包括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百度、蚂蚁金服等中国科技公司都在使用华为的昇腾芯片。
一位中国芯片产业链人士进一步分析,目前该规则没有详细条款,如果极限思维,一种可能的危险方向是——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使用中国国产的昇腾芯片,也违反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则。如果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后续在这个方向“埋雷”,可能会对中国科技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警告公众允许使用美国人工智能芯片训练和推理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潜在后果”。这被认为在针对中国的开源模型。
目前包括阿里的Qwen系列模型,中国AI创业公司深度求索的DeepSeek系列模型,是全球开源社区上受到开发者欢迎的模型。阿里的Qwen3、深度求索的DeepSeek-R1和美国性能最强的模型差距并不差。这些开源模型任何人都能下载、部署、使用。中国的大模型在全球大模型市场的生态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一位美国头部云厂商中国区人士的看法是,美国政府希望阻挡这一趋势,但企业客户通常只看成本和安全。他们是无法被美国政府的管制规则限制的。事实上,他所接触的全球企业,对DeepSeek等中国模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上述中国芯片产业链人士和美国头部云厂商中国区人士均认为,美国在用“长臂管辖”在无限延展自己的管制范围,但这既不符合技术逻辑,也在破坏市场规则。
中国反制手段不仅有自主可控,还有对外开放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上台不到半年,对中国已经发布三次芯片或AI出口管制规则。
3月2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两项规则,将全球82个实体纳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52家中国企业和机构。中国服务器厂商浪潮信息、中国大模型研究机构智源研究院等被列入实体清单(相关报道详见《美国将多家中国服务器、大模型厂商列入实体清单,有何影响》)。
4月9日,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向中国出售H20芯片需要获得出口许可,且该许可要求将无限期有效。中国科技公司无法再通过正常渠道采购英伟达的H20系列芯片。
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举措称,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并警告公众允许使用美国人工智能芯片训练和推理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潜在后果。
自主可控被中国产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扛住出口管制压力的正确出路。
一位芯片技术人士今年4月末曾对《财经》表示,从拜登政府到特朗普政府,美国每一轮出口管制都在倒逼中国提升AI芯片的自研意志和自研能力。这具体表现为,无论是央国企还是科技公司,都在更多采购、使用国产AI芯片,把国产AI芯片用于训练、推理。让国产AI芯片从能用变得好用,已经是中国产业界的共识。
面对美国的多轮出口管制,中国应该加大对外开放、错位竞争的思路也在出现。
一位中国云厂商高管今年5月对《财经》表示,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具备“芯片+云计算+大模型+软件”的AI全栈能力。全球AI产业的竞争,本质是全栈技术的竞争。美国虽然在芯片领域有优势,但中国的云计算、大模型也并不落下风。
在他看来,美国正在不断把先进AI芯片作为外交武器的时候,威吓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其他国家。此时,中国应该让自己的云计算、大模型进入全球市场,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这不仅可以摊薄中国AI产业链的研发成本,还能扩大中国AI产业链的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