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辽宁省锦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136921”发展战略,加快区域中心城市“一枢纽、两中心、两高地”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当务之急、增后劲的长远之策,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服务为本”理念,积极谋划并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加强产业布局、扩大招商引资和强化项目推进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先进经验。
对标省四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及22个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冶金及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2个300亿元产业集群,新能源、生物医药2个200亿元产业集群。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借助临港资源优势,聚焦六大主导产业加强规划布局。特别是锚定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中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汤河子、滨海化工园区为主要依托,突出石化分公司“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围绕润滑油添加剂、有机颜料、钛白粉、农医药中间体、高分子材料、高端树脂等细分领域打造锦州特色,力邀中国化工规划研究院开展石化产业专项规划编制。新材料专项规划已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制完成,规划“一核心、一集聚、多地协同”的空间布局,构筑锦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232”新格局,转型升级先进金属、先进化工两大传统基础材料,重点培育先进半导体、高端功能陶瓷、新能源三大新兴新材料,加速布局3D打印、碳材料两大前沿未来新材料。围绕全市产业布局定位,大力谋划推进兰麒化工己二腈、泽康新材料海绵锆海绵铪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连续三年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誓师大会,推广先进经验,压实各方责任。两年来,全市引进内资到位额、实际使用外资等指标增速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集结精锐力量,举全市之力打造招商引资“王牌部队”,组建45个县(市、区)投资促进部和8个开发区社会化招商机构,实行市县两级双重管理,全面提升招商质效。紧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陕等重点区域,高频次高规格举办央地合作对接会、区域中心城市投资说明会、主导产业推介会等招商活动。突出链式招商,围绕实施“21152”工业倍增计划,抓住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上下游,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存量资源盘活手册,强力推动新方尊泡沫铝、锦甯铁矿石智能加工、恩微黑山电子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实行“双高”强力推进模式。一方面,高位推动,由市级领导牵头,建立“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高频调度,逐个重大项目制定倒排工期鱼骨图,明确开工时间和年度投资进度,形成政府、县区、部门、企业“四位一体”“六只眼睛”紧盯项目建设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按计划高效推进,成功推动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
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建设,成功推动中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针状焦装置改造项目投产,形成年产35万吨油系针状焦生产能力,全国占比约20%,成为全国最大的油系针状焦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信凯资源高品质有机颜料、锦隆染料及中间体等项目投产,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机颜料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豪润达润滑油添加剂、名悦科技润滑油添加剂二期项目投产,谋划建设康泰润滑油添加剂三期项目,建设全国润滑油添加剂产业基地。
围绕钛、钼、铬、锆、钒等特色领域,延长冶金新材料产业链条,推进西金高纯金属铬、宏拓钼制品深加工二期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谋划推进宝钛华神核级氧化锆等项目,打造全国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市工信局高度关注重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问题,加强沟通、靠前服务,协同有关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芦田肥业项目用地、锦兴特钢产能置换、中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项目用电扩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