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六大上市连锁的2024年报出炉,若是仔细观察门店数据的变化,会发现“闭店数增加、并购减速”逐渐成为常态。虽然扩张仍在继续,门店数量均出现增长。
但与此同时,各大连锁的闭店率也在上升,2025年第一季度,仅六大上市连锁药店就关闭直营门店541家。
01上市连锁大批关店,数量达2300多家
药店的收缩在2025年仍将继续,这是5月7日老百姓的一份会议纪要透露的重要信息。
在这场面向100多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会上,老百姓的管理层明确表示:2025年全年开店计划为1000家,而且以加盟店为主,主要是老店转加盟。
然而,对比去年年初“开店3500家”的目标,“保守”程度可见一斑。后续在2024年的三季度报告解读会上,老百姓又调整了2024年全年拓店计划,将目标修改为新增门店总数2840家。
适时而变是大连锁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应对之策,老百姓对开店计划持“谨慎”态度,显然也预示了其2025年的开店节奏会趋向“缓慢”。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统计发现,2024年六大上市连锁关闭直营门店2353家。关店的原因有很多,但对于连锁而言,首要的便是关闭亏损门店,“节流”以提高效益;此外,闭店原因还包括旧城区改造、收购门店重叠、策略性调整等。
仅益丰一家,在2024年关闭门店的数量就达到1078家,占其直营门店总数的10%。不过,到2025年Q1益丰只关闭了84家门店。
为何去年益丰闭店数会如此多?对比2024年和2023年的财报,益丰关闭的门店大概率是小型社区门店(单店产出偏低),这一点也体现了其精细化管理,关掉亏损门店,排除“出血点”,快速丢掉负资产,然后继续轻装上阵,保证经营效益的策略。
此外,2024年大参林(维权)也关闭了733家门店,年报解释主要为地方性规划、资源整合及策略性调整等因素;一心堂关闭358家;健之佳和漱玉平民还在整合阶段,关店较为审慎。
当然,益丰还不是关店最多的连锁。2024年,国大药房退出并关闭了1273家直营门店,同时也关闭389家加盟门店,门店总数缩减为9569家,暂时退出“万店俱乐部”。
02不断有连锁破产注销,行业“遇冷”成现实
除了上市连锁间掀起“闭店潮”,药店市场上也不时有连锁倒闭、破产。
2024年10月,华润堂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受外部不确定的因素及各种营运挑战的影响,经慎重考虑后,华润堂决定于2024年11月8日关闭香港全线分店。
同月,山西大同市同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各门店纷纷关闭,多位办了预付卡的市民不仅买不了药,卡内余额也无处可退,该药店所在市场监管局陆续收到多位消费者关于预付卡退费的投诉。
短短一个月内,两家连锁均关闭大批门店,退出药店市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遇冷”的现实。
而多地药监局发布的公告,也有不少药店主动申请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比如,2024年12月11日,河南省药监局发布了注销平顶山市惠民大药房(零售连锁企业总部)《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公告,标志着这家成立于2007年、曾有30家门店的小型连锁退出了河南连锁药店的行列。
今年以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公示的破产案件就涉及多家连锁药店,包括福建德正康济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山东环翠楼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湖北中联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郴州市一林大药房有限公司、苏州盛兴堂药房有限公司、青岛本善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济南金健康大药房等。
4月23日前后,据信网消息,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青岛本善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清算案”。
据悉,青岛本善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21日,2019年12月停止经营,职工均已安置或离职,无在职员工。2023年4月21日市北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令青岛本善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向国药控股青岛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支付4845557.21元。
在执行中,市北法院经查,发现青岛本善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已无可供执行财产,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经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引导申请执行人启动“执转破”程序后,市北法院及时将执行案件移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破产审查。
03 行业“阵痛期”,还在继续
2024年,当中国的药店数量突破70万家时,结构性的供给过剩,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全年,关店近4万家,只是一个开始。今明两年,药店关门还将加剧,周期性的阵痛无法避免。
这点也如实反映在今年1-3月的实体药店市场规模的数据上。据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实体药店的市场规模均环比下降。1月药店市场规模为492亿元,同比下滑8.4%,较2024年12月下降13.8%;2月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为417亿元,较1月减少了74亿元,下滑了15%。
虽然2月仍处于春节假日期间,但与往年相比较,2月的销售规模是2023年以来的单月最低位。市场低迷让经营者信心受创,退出药店圈的经营者陆续增加中。
时间来到3月,实体药店零售规模为497亿元,虽然较1月和2月有所回暖,但与2024年3月相比,销售额仍下降了7.4%。在医保严控下,药品零售市场持续低迷。
综合上述事实,笔者观察到,虽然在上市连锁药店中,门店的增长仍是主流,但速度已明显放缓,关店、调整的力度增强。相对于数量,此时的连锁更应该关注质量,比如益丰大刀阔斧关闭单店产出低的门店以提升经营效率,体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单店质量比纯数量更有价值。
行业内普遍认为,今明两年,将有更多的药店被出清,2025年的关店数量或将达到5万-10万家。有专家预测,全国的药店数量降至40万左右之时,才能实现供需平衡。
这意味着,连锁药店行业,还将经历较长时间的周期性调整。如何挺过这段阵痛期?
为了帮助连锁找到应对之策,2025年米思会6月25日下午设置了“米思健策:智见标杆”的论坛,邀请行业专业和优秀连锁大咖分享优秀案例,共同探讨《连锁药店新质力方向与路径》。
此外,6月27日上午还将发布独家数据报告《米内报告——零售市场的趋势与变革》,为连锁们看清市场形势提供权威的数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