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坛传奇运动员阿加西打匹克球的新闻登上热搜,成为体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和网上的热闹相比,匹克球在线下市场的热度毫不逊色。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出现匹克球热,而这股热潮正在朝着中小城市下沉延伸。
项目普及 遍地开花
河南省鹤壁市率先亮出匹克球名片。2023年9月中国匹克球国际表演赛落地,启动仪式上,鹤壁市被世界匹克球联盟授予“匹克球之城”。此后一年,鹤壁建成512块场地,举办多场市、县级赛事,还成为首届全国匹克球锦标赛举办地。河北保定也积极行动,2024年5月与世界匹克球联合会举办国内首个匹克球培训班,培训200余名教练员和学员,当年11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匹克球巡回赛中的一站;辽宁丹东同样亮眼,3个月内兴建200多块场地,开展200余场公益培训,辐射超1.5万人;江西上犹县抢下“匹克球之乡”名头;山东东营仙河镇获得世界匹克球联盟授权,成为国内首个“匹克球联盟小镇”……匹克球正以蓬勃之势在中国各地迎来发展热潮。
正在打造“体育赛事名城”的一些地区也将目光投向匹克球,这项运动不仅是一项新兴运动,更成为拉动体育消费的有力手段。以2024年保定市首届匹克球交流赛为例,赛事带动直接消费达1030万元,文体旅、特色商品等间接消费达4698万元。在“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热潮下,不少知名运动员和娱乐明星也参与到匹克球运动中,进一步促进体旅融合,助力赛事举办地获得可观收入。
产业发展 增质提速
匹克球运动发展时间虽短,但发展速度很快。从全球市场看,截至目前,匹克球全球参与人数已达3600万人。2023年全球匹克球设备市场销售额达到2.04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6%。在中国市场,全国共有303.62万个球类场地,其中不少也适用于匹克球运动。2025年上半年,申办中国匹克球巡回赛赛事达180多场。此外,中国网球协会公布的2024年中国匹克球巡回赛赛事计划名录(第一批)共68站,其中由中国网协主办的赛事有13站,纳入积分的赛事共55站。2023年中国匹克球拍市场销售收入已突破1619万美元大关,预计至2030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3224万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9.3%。2024年,中国匹克球鞋市场规模达1.27亿元人民币。目前,匹克球设备市场在东部沿海及一线城市占主导,随着运动的广泛普及,中西部地区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
此外,国内匹克球装备自主品牌逐渐崛起,李宁公司已推出全系列专业匹克球产品并通过赛事推广。国内生产匹克球相关产品的企业约300家且在快速增长,还有不少国际知名品牌由中国企业代工。随着消费者对装备品质和性能要求提高,推动市场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线上销售渠道也日益成为品牌拓展市场的重要渠道。记者在线上购物平台看到,一家体育用品旗舰店价值128元的匹克球双拍套装十分热销,2000多条评价显示绝大多数买家给予好评。另一家旗舰店的碳纤维球拍套装售价169元,销量排名也是名列前茅。还有不少店铺的匹克球相关产品拥有上千条评论,商品包括匹克球、球包、便携式匹克球网架等,显示出匹克球装备在线上市场也很受欢迎。
新兴运动 大众参与
匹克球爱好者芳芳近日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MCTC匹克球中心,参与了2小时热汗体验活动。“从大众点评上团购是270元一次,可容纳30人进行2小时匹克球练习活动。我们当时有20人左右,一群‘小白’在教练带领下玩得很开心。这个活动适合公司团建,和朋友一起来也非常合适,场馆还提供85元一次45分钟的打墙练习,整个流程从咨询了解到确定场次和教练都很顺利。”芳芳告诉记者。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冯珺表示:“匹克球作为新兴运动,近几年较受大众欢迎。匹克球作为一项融合网球、羽毛球与乒乓球技术特征的新兴全民健身项目,其低门槛、强社交属性有效激发了大众参与热情,在推动体育装备制造、运动场地建设及体育服务消费等产业链环节均展现出显著的乘数效应。”
匹克球运动的发展,为体育消费与城市旅游融合带来了积极信号。但匹克球市场前景究竟如何,仍需时间给出答案,而在当下其展现出的潜力已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