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业数字化底层核心技术架构和重要基础设施,区块链已成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强国的重要载体。目前,北京市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为持续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以区块链技术促进数字要素价值释放,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于2025年4月正式发布。
面向国家新型可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着眼下一代区块链技术前沿,《行动计划》旨在构建“一链一网一平台”基础设施与多元应用协同发展的生态格局。《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对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块链专用芯片、隐私保护、跨链互通、分布式组网等下一代区块链核心技术方面形成拍字节级节点可信存储、万级链网可信互联、亿级可信身份互认等10项以上突破性成果;国家级区块链枢纽节点建设初具成效,满足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5个重点领域形成20个以上优秀标杆应用案例。
《行动计划》提出在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创新以及示范应用的引领效应。
《行动计划》的一大政策亮点就是强调统筹布局区块链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家级区块链枢纽节点,构建可信数字身份、分布式数据目录、存证服务、数据专区管控等安全可信区块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降低区块链应用开发门槛,提升区块链网络与实体产业融合效率。
在创新方面,聚焦区块链原始创新策源,开展筑基行动。重点强化区块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密码学、机密计算、分布式系统等重点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实现拍字节级节点可信存储、万级链网可信互联、亿级可信身份互认,后量子密码算法硬件加速较CPU系统算子级计算性能提升不低于5倍。加强隐私计算技术研发。构建下一代高可信区块链网络试验验证平台、跨域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支撑超大规模复杂场景试验验证。
在应用方面,开展示范应用标杆引领行动,推动区块链深度融合应用。打造区块链多场景标杆应用,推动区块链技术服务医疗健康数据融通,促进医保商保融合;汇通教育语料数据,赋能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大模型语料数据存证流通机制,助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推动数据共享支撑金融服务供给增强;整合重点车辆数据和货运数据,助推交通运输服务提质。
据悉,为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行动计划》在统筹协调机制、资金投入、生态建设、人才培养、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多项保障措施,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