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见习记者曲琦报道 近日,位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的辽宁滨海实验室举办 “滨海精材、创链未来”科技成果发布会,推出精细化工与新材料领域的5项创新技术成果,吸引了30 余家省内企业参会,为科技成果在辽宁落地转化按下了“加速键”。
这5项创新技术成果分别为“特种胺合成技术”“高端聚酯单体合成技术”“多相羰基化合成醛/醇/酸技术”“烃类高效转化生产关键化学品”“环氧烷烃衍生产品技术”,涵盖“聚芳醚酮特种工程塑料”“PETG/PCTG/PCT系列聚酯”“高性能氟硅橡胶”等先进材料,且均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作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辽宁滨海实验室自2022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不断创新科研布局,专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立了从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动214项科技成果在辽宁转化,合同总金额达6.74亿元。
发布会上,大连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进行了现场推介,并计划与实验室构建共性技术与专业功能性中试平台,有效破解化工科研项目中试难题,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辽宁滨海实验室还与辽宁钜化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就高端聚酯催化剂开发、芳烃高值化转化生产关键化学品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