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东郊记忆艺术区奋力打造文创产业新高地
今年力争营业收入达600亿元
东郊记忆。5月13日,位于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的“锦官入梦·蜀韵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人头攒动,许多观众走进这座虚实交织的“大观园”,沉浸式感受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红楼名场面。该展览是将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的数字艺术项目,自开展以来广受好评。
今年3月17日召开的成都市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充分激发创新动力、发展活力,推动数字文创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为成都文创产业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东郊记忆艺术区秉持“工业遗存+文创园区+科创基地+消费极核”四位一体发展理念,集聚发展以“文创科创、时尚消费”为主的优势企业,奋力打造文创产业发展新高地。
构建创新生态
打造爆款短视频动画IP
走进成都花吃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花吃动漫”),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在全力推进《小品一家人之菜鸟特工》第二季的生产制作工作。
“目前,《小品一家人之菜鸟特工》第二季已更新至第70集,今年计划更新至90集。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将看到更多冒险挑战和悬疑反转。”花吃动漫打造的原创动画IP《小品一家人》全网播放量突破400亿次,是短视频领域的一大爆款。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君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还将陆续上线《诸葛九九之虚拟游戏》《小品一家人之冒险岛》《轩辕小豆之仙灵魔宠》等多部作品。
花吃动漫所在的完美文创公园,目前已累计引入130余家文创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9.51亿元,举办数百场音乐、动漫类及行业类活动,参与投资、制作及孵化相关影视、动画、游戏、音乐项目200余个。
完美文创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完美文创公园将以数字内容为引擎,深挖科技元素,构建“科技+文创”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升级成为集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数字内容生产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园区。
探索“文化+科技”
高质量数字艺术展接连登场
在红楼梦数字艺术展现场,观众周女士正在用交互设备,测试自己的“红楼身份”。“我测出来是王熙凤,我和她的性格还挺像的。”周女士笑着说,“在这个展览中,我们既能学到《红楼梦》中的知识,还能通过互动设备和人工智能自己进行创作拍摄视频,观展体验感特别棒。”
据了解,该展览利用数字技术,高度还原《红楼梦》原著120回的情节内容,从人物、生活、情感等方面解读《红楼梦》所构建的数字化沉浸式场景。
近年来,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接连推出多个高质量数字艺术展览,受到众多观众热捧——“建发·三体沉浸式艺术展”中,巨型LED环幕和巨型LED球让科幻世界照进现实;“浪美术馆·成都”的“幻境迷踪”展览将来自卫星和城境扫描的图景抽象化、像素化后,重构成新的点云世界,呈现“零重力”的状态……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该园区入驻商企超300家。园区音乐产业链横向纵向企业52家,数字文创企业35家。现代时尚、创意设计、文旅消费等业态占比持续扩大,年轻时尚、文旅融合的产业新生态逐步呈现,为“立园满园”注入蓬勃的青春之力。2025年,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将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先行优势”,继续引入更多国际化的数字艺术展览,全力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和全球数字文创领域影响力。
瞄准五大细分赛道
形成特色文创产业集群
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和完美文创公园所在的东郊记忆艺术区,是全市文创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之一。近年来,东郊记忆艺术区瞄准“影视音乐、电子竞技、创意设计、直播电商、潮流消费”五大细分赛道,形成了以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完美文创公园、天府设计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立园满园”,推动成都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郊记忆艺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东郊记忆艺术区力争营业收入达600亿元,形成重点突出、错位协同的产业布局,产业细分领域在西部形成领先优势。“具体来说,东郊记忆艺术区将以培育发展‘镇园之宝’为引领,集中优势资源,从要素保障、政策支持、项目申报等多方面对抖咖、华星兄弟等优质企业‘精准滴灌’,带动‘镇园之宝’企业跨台阶发展。另外,艺术区还将持续塑优‘成华红仓’品牌。推进103文创产业园、109文创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迭代升级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萌想星球107文创园2个产业园,加快推进东八区影视文创园、成华量子介数字文化双创产业园开园,奋力将东郊记忆艺术区建设成为发展数字文创产业的主阵地,为成都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
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北京市将发布文旅惠民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