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东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妍美生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医疗健康企业。
聚焦再生医学材料、特医食品领域
招股书显示,妍美生物持续深耕再生医学材料领域,积极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并开拓创新应用场景,策略性地探索及开发再生生物材料,已累积包括聚合物材料及再生生物材料的研发、改性及制备以及微球的研发及制备在内的关键技术。
妍美生物产品组合包括两大产品线,分别为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公司拥有13款主要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候选产品(均属第三类医疗器械),其中两款产品已进入注册审评阶段。在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产品线中,公司有7款产品已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另有1款候选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
根据产品的研发进展,公司预计于2025年在中国推出两款产品,并预计在未来三年持续推出新的注射剂产品。公司表示,将继续与行业领先且声誉良好的业务合作伙伴开展合作,通过战略合作许可或其他方式,建立合规且管理良好的销售渠道,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商业化。
公司表示,除具备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外,商业化规模的制造能力也是公司的关键竞争力。公司位于江苏沭阳的生产设施,建有再生医学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综合年产能可达1000万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招股书披露日,该生产设施是中国最大的再生医学材料产品线之一,公司也是中国制备工艺方面的领先企业之一。
除聚焦再生医学材料领域外,妍美生物还策略性地拓展了特医食品市场,于2021年取得首款特医食品产品的注册批准。公司特医食品产品线,包括两款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产品及七款研发中的候选产品。
招股书显示,公司为沭阳生产设施的特医食品车间定制了针对液体(包括乳剂)的两条生产线。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公司已经启动两条液体生产线的生产,并开始调试一条乳剂生产线,实现了酸性和中性两种乳剂体系的工业化转化。公司位于沭阳生产设施的微流控生产线预计于5月底开始运营,这使公司有望成为中国首批运营微流控生产线的企业之一。此外,为支持再生医学医疗器械产业链的上游并推动新产品的产业化,公司正在成都总部建设新的生产设施,主要用于聚合物原材料、生物原材料以及生物来源材料产品的生产。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五成
招股书显示,从市场规模看,中国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的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2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6.6%,预计2032年将达到185亿元。中国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的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5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2%,预计2032年将达到70亿元。此外,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27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6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2%,预计2032年将达到238亿元。
妍美生物的收益主要来自商品化产品销售及提供研发服务。公司的客户主要包括医疗机构、贸易公司及分销商。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收益1288万元及1452万元。公司最大客户于2023年及2024年产生的收益,分别占公司同期总收益的32.8%及18.6%。公司前五大客户于2023年及2024年产生的收益,分别占公司同期总收益的55.6%及52.6%。
2023年及2024年,妍美生物亏损净额分别为6350万元及6938万元,绝大部分亏损来自研发开支、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行政开支。公司称,预期于不久的将来将继续产生净亏损,且亏损可能随着公司进一步加强研发工作、就候选产品寻求批准以及拓展与第三方就未来获批产品商业化的合作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