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13日,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上,13位爱心人士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捐赠了3000余封家书。过去20年来,已有8万余封家书被抢救收集。
这组抗战家书的捐赠人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吕芳文,写信的人叫唐仁玙。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参军,保家卫国。他将对家人无尽的牵挂寄托在字里行间,爱国的豪情和勇气也跃然纸上——“今后我尽力为国杀敌,一切自知谨慎,请放心”“你自己要保重,不要生病”“家里一切我非常挂念,越想越担心,请以后多写信把〔给〕我吧”……
吕芳文介绍,是偶然机会收藏到了这批家书。值得一提的是,唐仁玙的信对家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的带动下,两个弟弟也先后参加了抗战。
捐赠者慷慨献出的3000余家书中,有些展现了豪迈的家国情怀,也有些充满缱绻的儿女情长。年逾九旬的涂武生捐赠了他与妻子周惠珍互通的126封家书,北京铁路局退休职工顾铠捐出了10封两岸家书……
此次捐赠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20年工作的缩影。2005年4月,在46位文化名人的倡议下,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2009年,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该校又陆续成立全国首个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首个家书博物馆。20年来,抢救家书项目和家书博物馆共收集家书8万余封,2500多位各界人士先后捐赠。
另外,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征集了近60位学者论文,与会者分别从家书的多元文化价值、家书与家庭家教家风、家书的解读与出版、家书与集邮的关系等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交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