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1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印发《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旨在打造全国一流的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此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已相继出台政策鼓励该产业发展,政策组合拳正助力行业前行。
东方IC
在政策层面,四川省计划到2030年,实现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3000例/年,服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类患者超10万人次/年,康复设备应用超2万人次/年,并推动多场景应用。今年以来,各地利好政策不断,如北京加强多元资金支持,上海聚焦前沿科技组建决策咨询体系,国家药监局也发布举措优化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此外,3月底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为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提供政策保障。
技术研发方面,国内成果持续突破。近日,国内首个“脑机接口专利与知识产权”在线平台推出,阶梯医疗超柔性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前瞻性临床试验进展发布。一位因高压电电击四肢截肢的受试者在植入电极一个月后,已能通过意念操控鼠标、下五子棋、玩赛车。脑机接口技术路径多样,核心技术壁垒集中于产业链中上游,目前下游应用场景以医疗方向为主,2023年中国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应用占比达56%。
脑机接口行业前景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6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22%。我国脑机接口设备市场规模目前为十亿元级别,2040年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1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6%。
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脑机接口领域,以布局下游解决方案为主。伟思医疗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拥有丰富产品和技术储备,已获数十项相关专利;翔宇医疗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系列包含多款无线脑电采集系统,且相关产品与外骨骼机器人结合的产品正在研发中。中信建投认为,尽管该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研发和应用潜力巨大,未来3 - 5年有望逐步商业化。(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