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文凌)日前,以“科学的思想旅行”为主题的《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新书首发分享活动,在昆明新华书店滇池书城举行。裴盛基、叶智彰、张敖罗、曾孝濂、许再富、熊江、侯先光、王紫江、杨宇明、孙卫邦、龙勇诚、蒋志龙等12位来自云南生态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出席活动。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云南广播电视台于2023年推出22集系列短视频《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为云南科学家建立珍贵的影像库。在此基础上,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科技出版社合作,编撰而成《口述云南——科学家系列》书籍,该书以22位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科学家口述访谈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和奋斗历程。
87岁的中国民族植物学创始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创建者之一裴盛基作为活动的主分享嘉宾,回顾了自己坚定植物学研究的经历。在云南碧罗雪山进行野外植物标本采集、历经险境时,裴盛基因一棵野樱桃树获救,由此坚定了在植物学研究的道路上终生不渝地走下去。
94岁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创建者之一、灵长类动物研究专家叶智彰讲述自己从医学转向灵长类生物学研究的经历。他出版了5部专著、发表120余篇论文,退休后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
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回忆了自己发现澄江化石群的经历并计划将日记和信件整理成书,留存科研足迹;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的熊江教授分享自己与云南昆虫结缘的故事,工作多年,他和同事们累计采集标本数十万件。他重视科普教育,称《昆虫世界漫游记》是自己科研生涯的启蒙,而他也将把科普这件有意义的事继续做下去;植物科学画家、中国植物画第一人曾孝濂谦称自己是“为科学家服务的人”,用画笔做了普及性的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的曾孝濂表示自己还有许多事没做完。
活动现场,科学家们回答了读者的提问,现场氛围热烈,掌声不断。“这本书不仅是云南科学家的传记,也是云南70多年的科学史,是青年学子的人生指南。”读者顾颖说。
据悉,主办方将于5月中旬分别在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举行三场“科学的思想旅行”高校系列思政分享活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