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傣式、缅式房屋散落在葱郁的热带植被间,袅袅炊烟升腾而起,与澜沧江江面薄雾交织,勾勒出一幅独特的边境风情画。江畔,普洱市孟连口岸勐啊通道边贸往来如织。
孟连口岸是普洱市与缅甸之间通关人流量最大的口岸,是中缅交流的前沿阵地。距离勐啊通道仅2公里处,普洱市首家国门医院——孟连县国门医院矗立于此,医院大门正对着蜿蜒的国境线,抬眼便能望见一江之隔的缅甸村寨。中缅边境的商贸往来与人文交融,时刻提醒着这里作为边境医疗阵地的特殊使命。
4月下旬,“沿着边境看药监”媒体行采访团走进孟连县国门医院,只见医院大厅整洁明亮,标识明显,张贴有服务公约、投诉举报电话。院内医护人员着装规范整洁,持证上岗;药品分类、分区整齐陈列,特殊药品专柜存放。
上午9时,来自普洱市市场监管局、孟连县市场监管局、勐马镇市场监管所的5名监管人员开始了对该院药品的检查。监管人员仔细核查医院药品采购票据、验收记录和温湿度监测数据等,不时向医院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特殊的区位赋予孟连口岸勐啊通道重要的开放使命,也让药品监管面临复杂挑战。“这里边贸活跃,人员流动频繁,既有缅甸边民自带未注册药品就诊,也存在流动药贩借道走私的情况,药品监管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孟连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强介绍,自2019年起,孟连建立起市、县(区)、乡镇(口岸相关基层单位)三级协同合作监管体系,将药品监管的触角延伸至边境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边民互市点等各个场所,实现了对药品从进口到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面覆盖,杜绝了监管空白区域的出现。
勐马镇市场监管所所长李仲霜告诉记者:“国门医院开办至今,我们每年对其开展三级联动监管检查至少两次,主要对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的产品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监管,过程中对医院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张强提到,孟连县辖区内分布着70余家医疗机构、60余家零售药店,然而县(区)、乡镇两级药品监管人员不足15人。在这样的监管压力下,三级联动机制发挥出巨大效能。每年,普洱市市场监管局都会组织监管人员对孟连县涉药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同时帮助基层监管人员提升能力。通过全面、高效的监管,确保进入边境口岸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减少假劣药品流入市场的风险,保障边境地区居民及出入境人员的用药安全;通过能力提升,基层监管人员在充满边贸特色的街道、集市巡察时,能更敏锐地发现潜在问题,守护着边境药品市场的规范有序。
记者了解到,孟连县国门医院于2019年7月作为云南省“双提升”工程启动建设,历经4年建设,2023年6月正式挂牌开诊。医院按二级医院标准设置100张床位,涵盖预防保健、内外科、妇儿科等10余个科室,进一步完善了孟连县医疗服务体系。医院的运营不仅为边民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其规范的药品管理也为边境药品安全树立了标杆。
孟连县对药品的“三级”联动监管机制,如边境线上的“安全卫士”,在促进中缅边境交流合作的同时,牢牢守住药品安全底线,为边民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也为边境地区的稳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常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