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南特是法国第六大城市,西部卢瓦河大区首府和大西洋卢瓦河省省会。法国知名的小黄油饼干品牌“LU”就源于南特。这一几乎每个法国小孩都吃着长大的饼干已经引入我国,取名LU露怡饼干。无论是将古老的LU厂房改建为南特当代艺术中心,还是通过农业和地区的转型承诺参与《米兰城市食品政策公约》,南特一直致力于农业和食品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城市乃至南特都市圈的高质量宜居性。
根据法国的区域合作安排,都市圈(Métropole)的发展范式推动人口较多的市镇在财政支撑下协调其与周边地区的公共合作和区域管理。随着城市的扩张式发展,这一“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在城市与其周边城乡接合部、乡村等通常跨越地方政府辖区范围的合作中,基于“大都市区”的合作协同而非碎片化的管理,有助于提升整体公共服务质量,解决空间利用、资源竞合、环境保护等区域发展问题。南特作为法国的较大市镇,已与周边相邻的其他市镇共同组建了南特都市圈。
在农业和食品方面,南特都市圈有65%的土地为农业区、自然区和森林地区,农田面积占比达到31%,主要用于肉类、奶类生产以及市场园艺和葡萄种植。自2001年以来,南特都市圈实施了支持农业生产的积极政策,包括强化山坡、湿草地和高原丘陵的农业生态功能等。通过不断增强农民责任意识,开垦废弃用地,增加有机耕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包含了保持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同时,通过发展农业直供、短链运输、本地消费,该都市圈也致力于确保消费者可以获得健康、均衡且物美价廉的饮食选择。
2014年,法国通过《未来农业、食品和林业法》,侧重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农业的社会地位,推动采用与农业生态有关的耕作方法,注重教育年轻人的饮食习惯等。结合该立法,南特都市圈制定了本地食品项目,目标包括通过支持农民来重新定位农业和食品在本地的社会地位;提高公众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并为其获取健康食品提供便利;在参与者之间建立联系;通过短链供应和本地消费,缩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等。
从具体执行来说,南特都市圈的食品供给变革包括:保护都市圈内的农业用地,以保持本地生产食品的多样性;在每个公共绿地和新开发计划中提出农业和可食用空间的利用形式,包括都市圈区的屋顶空间开发;要求都市圈内地方政府将可持续食品纳入学校餐厅的公共采购中;通过赞助校内建农场、菜园,开设烹饪课程,实现本地食品项目进学校,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作为远景目标,可持续的农业和食品发展将持续促成食品供给改革,在2030年时实现被开垦的荒地100%用于食品生产;50%的农业利用面积用于有机生产,将优质、本地和季节性生产的食品用于应急分配,在学校开展相关活动。
综上,南特及其都市圈通过支持农民和消费者获得本地生产的可持续食品来实现种得好、吃得好、住得好。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 孙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