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转观念 促招商 拼落地——平凉市以招商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一线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顾丽娟 田丽媛 何佳睿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潼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项目落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谁拥有优质的招商引资增量、项目落地质量,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去年以来,平凉市树立“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成败”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不断健全招商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招商引资重点指标再创新高:2024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8.4亿元,同比增加170.4亿元、增长42.8%。
同时,平凉市坚持以项目为王、落地为要,建立“市级领导包抓、行业部门协调、县区政府主抓、投资企业主责”的项目推进机制,按月调度项目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聚力促进项目签约落地,取得了良好成效。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春潮涌动催人进,项目建设正当时。
时下,走进平凉市各区县,多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迎来新进展,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干劲满满的景象。
崆峒山下微风和煦,万物复苏。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崆峒镇西沟村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项目于3月1日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全部建成,明年春天正式运营。”平凉市江苏商会秘书长兼副会长、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建设项目负责人李峰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5700万元,占地面积15亩,将按照“一轴一环两园五画”整体构架,新建民宿产业园集中区、露天文化演艺中心和梯田景观带,配套路、水、电及绿化、亮化工程。
“我们要将西沟村打造为崆峒山下‘第一村’。”李峰介绍道,建成后,这里能日容纳300人住宿就餐,还可以在演艺中心举办崆峒武术、传统戏曲等非遗展演,进一步满足游客文娱需求。
“为什么选择在这里投资?”
“这座城市包容性好,招商政策好,营商环境好;平凉文旅资源丰富,很适合投资建设文旅康养项目。”李峰连用几个“好”,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崆峒镇副镇长张栋表示,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崆峒镇乡村旅游要素业态,加快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崆峒文旅康养品牌效应和知名度。
今年以来,崆峒区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强产业,一项项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项目加速推进。
走进崆峒区白水镇中滨平凉红牛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新牛棚,部分已建成的牛棚里,平凉红牛如期入住。
“项目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10栋牛舍主体已建成。”中滨控股集团牧业总经理宋永斌告诉记者,中滨平凉红牛产业园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5.1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建成后可饲养平凉红牛3000多头。
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为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崆峒区成立工作专班,动员群众流转建设土地109亩,在项目现场为企业快速办理相关手续,提前做好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工作……
“政府前期工作做得好,项目进展非常顺利。”说起平凉的营商环境,宋永斌频频点赞。
以训促干提招商质效
招商工作最怕“等靠要”,必须让每个人都成为主动出击的“猎手”。
去年以来,平凉市狠抓招商引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专题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业界翘楚授课,全力提升基层招商干部的招商能力。
“我参加了一次省级招商引资专题培训、一次市级培训,效果明显。”灵台县招商中心主任郭秀娟说,招商引资专题培训不仅让自己对招商引资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惠企政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提升了谈判技巧和经济分析能力,还进一步拓宽了招商视野。
参训回去后,作为基层招商中心负责人的郭秀娟,又组织内部培训,传授学习经验,让每个基层招商人员同步提升,“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培训和实战,为基层锻造更多懂经济、善招商、能实干的青年招商尖兵。”
多样化的专题培训,让“招商人”面对招商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了解到昊康牧业集团有在平凉投资的意向,立即上报了县委、县政府。”郭秀娟说,县里十分重视,第一时间带队对接,及时了解企业投资需求,经过多次对接、协调,昊康牧业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最终落户灵台县上良镇。
确定投资后,灵台县成立20余人工作专班,在一个月内完成500亩土地流转以及水电路等设施配套,为企业开工建设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
“我们于当年9月签约,10月开工,不足5个月建成项目并投用。”灵台县上良镇昊康牧业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副经理王杰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育肥出栏平凉红牛1万头以上,实现收入2.4亿元。
去年以来,平凉市聚焦文旅康养、平凉红牛和静宁苹果等重点产业,抢抓项目建设、招商推介黄金期,锚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节会攻坚,招商引资规模、质量和水平实现了新突破。
“招商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平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引导招商干部对准上位政策系统学、对准市场动态广泛学、对准企业需求精准学,全市招商干部自主对接项目信息量实现翻倍增长,实现了从“要我招商”到“我要招商”的转变。
如今的平凉,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中滨平凉红牛产业园、昊康牧业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新仰韶微生物制剂及合成生物制造、索西特生物半胱氨酸和年产500万件陶瓷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