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山财经
泰山财经记者 胡明政实习记者 张清岚
4月30日,全国首家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的代表——微众银行(下称“微众银行”)披露了2024年年度业绩。
财报显示,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自2014年成立以来,微众银行首次出现年度营收下滑。净利润则为109.03亿元,同比微增0.8%,增速较2023年的21.01%大幅放缓。
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微众银行的增长曲线均显现出明显的“降档”信号。
回顾近三年,微众银行营收增速持续放缓: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69.89亿元、353.64亿元、393.61亿元,增速从35.76%逐步降至11.3%,2024年则首次转为负增长。
同期,微众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68.84亿元、89.37亿元、108.15亿元、109.03亿元,净利润增速亦呈现逐年下滑态势,2021-2024年分别为38.87%、29.83%、21.02%、0.81%。
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总资产达6517.76亿元,同比增长21.7%;不良贷款率微降至1.44%,拨备覆盖率为302.90%。利息净收入301.98亿元,同比微增0.12%,占营收比重79.2%。
而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0.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5.88亿元,同比下降17.96%。
贷款结构方面,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4359.76亿元,同比增长5.18%。企业贷款总额同比大增18.18%,主要增量来自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个人贷款总额则同比下降4.76%,消费贷款(占比超90%)下滑5.53%,经营贷款增长8.06%。
其核心产品“微粒贷”年内日均发放贷款超93万笔,累计服务客户超7000万,但笔均贷款额度已由2021年的8000元降至7200元。
值得关注的是,微众银行的客户结构愈发“下沉”:约82%为非白领从业人员,85%为大专及以下学历,18%为“首贷户”。
虽然个人有效客户数达4.24亿,较上年新增2500万,但增速较2023年明显放缓。下沉客群的高占比,在带来业务扩展空间的同时,也推高了风险管理难度。
在股权层面,2024年腾讯持股比例从2023年末的32.73%降至30%,减持8454万股。其余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深圳市百业源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淳永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5.87%、15.31%、7.58%。
面对增长压力和合规挑战,微众银行于2024年启动“新十年”战略,将总行49个部门整合为四大事业群,并单独设立国际发展部,加快境外业务布局。6月,科技子公司“微众科技”成立,作为境外业务管理平台。
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在年报中称,2024年“因势而动、稳中求进、难中求成”。零售信贷部总经理张艳则表示,2025年将坚持“风险可控为首,盈利次之,规模最后”的策略,不制定脱离现实的市场目标。
微众银行的业绩转折,映射出互联网银行在宏观经济压力、监管趋严、客户结构调整等多重挑战下的转型阵痛。未来,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增长,成为其“新十年”战略成败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