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洪观新闻记者 万磊/文 魏勇剑/图)备受市民关注的广州路下穿京九铁路隧道工程建设迎来重大进展。记者昨日获悉,目前该工程非涉铁段主体结构施工已基本完成,涉铁段框架桥顶进作业正全速推进,项目计划于今年9月30日实现主线通车,届时将有效缓解广州路沿线交通压力,提升区域通行效率。
在工程西段的火电小区施工现场,高21米、厚0.8米的地下连续墙如钢铁长城般矗立,标志着该区域围护结构全面完工。京九铁路以西调蓄池作为控制性节点,其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底板已提前20天完成浇筑,为后续防水工程及池体施工创造了条件。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万义平介绍,非涉铁段采用“跳仓法”施工工艺,通过分块浇筑、智能温控系统,将3.2万平方米的底板混凝土裂缝率控制在0.01%以下,确保了结构安全。
在涉铁段施工现场,重达3200吨的3#框架桥预制构件已准备就绪,已于5月11日启动顶进施工。此前,2#框架桥历时3天以每天22米的速度精准顶进到位,过程中采用激光导向仪与液压同步系统,将顶进误差严格控制在正负6毫米内。据悉,施工方创新应用“滑板施工+便梁架空”组合工法,在保障京九铁路每小时45公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完成18组次便梁铁路线路加固,日均仅利用铁路“天窗期”作业2小时,实现铁路运输与施工建设“两不误”。
为确保6月30日完成全部涉铁段顶进施工,项目团队搭建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植入桥体结构的数十个传感器实时监测应力变形,结合BIM技术进行施工推演。现场采用装配式便梁和自动化降水系统,大大降低深基坑施工风险。目前,东、西侧预制基坑围护结构已全部完成,防水卷材铺设、路基换填等工序正交叉推进。
“隧道通车后,广州路通行能力将提升3倍,昌南片区至老城区的车程可缩短15分钟。”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吴雪峰表示,该工程作为南昌“十纵十横十联”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通京九铁路对城市东西向交通的阻隔,串联起洪都新城、高铁东站等关键节点,助力构建“15分钟都市生活圈”。
广州路下穿京九铁路隧道工程西起迎宾大道西侧,东至上海路东侧,全长2.5公里,主线设计时速60公里,标准段双向六车道。目前,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200余名建设者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市交管部门同步启动交通疏导方案,通过增设临时指示牌、开通施工期间公交专线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市民出行影响。这条承载着城市发展期待的交通动脉,正向着金秋通车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