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邯郸组建公益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1405支,吸纳志愿者11.73万人
联动爱心力量 情暖夕阳红
5月9日,居民在邯郸市丛台区星城国际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练太极。
5月8日,邯郸市复兴区将相苑社区志愿者(右)通过志愿者服务卡购买水果。 本组图片由董源摄本报记者 刘剑英
走进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免费参加书法、绘画、舞蹈等培训;高龄老人、孤寡老人家中,经常有志愿者帮忙打扫,志愿者还为老人上门送餐、代购生活用品……近年来,邯郸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文艺培训、上门问需等公益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024年底,邯郸有60岁及以上人口179.6万人。截至目前,该市有1566个社区(村)常态化开展公益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已组建公益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1405支,吸纳志愿者11.7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志愿者4.42万人。活跃在居民身边的志愿者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力量。
居民当老师
社区办起老年大学
4月19日上午,邯郸市丛台区苏曹乡星城国际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内,伴着舒缓的音乐,30位老人在进行模特步训练。
“参加老年模特训练1年多,感觉每天活力满满。”72岁的居民常新民说,退休后,除了接送孙子上下学,自己几乎没有其他社交活动,一度感觉晚年生活很枯燥。社区办起老年大学后,她报名参加了模特班,一直坚持到现在。
星城国际社区有居民1.1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近20%。为丰富社区内老人的晚年生活,2023年12月,该社区创办老年大学,目前,开设了音乐、绘画、舞蹈、八段锦、太极等十几门课程。
“老人退休后,除了家庭生活,他们也渴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星城国际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娟说,创办老年大学,师资是关键,发挥有文体专长的居民积极性,鼓励他们担任老师,免费为居民提供培训服务。
令王娟没想到的是,老年大学成立当日,半天就有300多位居民报名当老师或学员。
62岁的马花平是社区模特班老师,退休前是邯郸一家国企职工。“目前,模特班学员平均年龄62岁。在为居民提供培训服务过程中,我的晚年生活更充实了。”马花平介绍,模特班实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每次上课前大家会在微信群内接龙,如果有学员没去上课又没请假,他们会主动联系,确认学员情况。
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是社区照护的重点。在服务重点对象上,志愿者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不久,星城国际社区80岁的居民王鹤龄不慎跌倒,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在他卧床休养的半个多月里,社区几名老党员志愿者轮流到社区食堂打饭,每天准时将饭菜送到他家中。
“居委会只有六七名工作人员,关爱和服务老人,必须汇聚志愿者等力量。”王娟表示,社区银龄志愿队25名成员中,党员志愿者占比约40%,他们的热心奉献带动了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动员辖区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居民等加入志愿者队伍。”邯郸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白桦介绍,该市充分调动民政、妇联、红十字会、社工组织等积极性,拓宽社会参与渠道,链接更多助老帮老的社会资源。
组建志愿服务联盟
让奉献有激励可持续
“这张红色小卡片不仅代表着荣誉,还可享受购物打折等实惠。”4月19日傍晚,在复兴区将相苑社区锦绣江南小区南门附近的一家水果店内,居民李俊国购买了菠萝、苹果等水果,结账时水果店老板主动打了9折。
能享受价格优惠,是因为李俊国手中的志愿者服务卡。用这张卡在指定商户消费,可享受不同折扣优惠。目前,将相苑社区有70多位居民拥有志愿者服务卡。
锦绣江南小区常住居民1.2万人,在服务老年群体方面存在人手不足等难题。
“发挥志愿者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将相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尹晓佳介绍,为激发志愿者奉献热情,调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2023年10月,社区在辖区151家商户中筛选出35家热心公益、紧贴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户,联合这些商户组建志愿服务联盟。
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和质量,将相苑社区对志愿者实行星级评定管理。不同星级志愿者可享受联盟商户不同程度的优惠服务。2024年,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全年新注册志愿者215名。
“志愿服务联盟丰富的激励项目更贴近志愿者的生活需求。”复兴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贾真表示,打折优惠在让志愿者得实惠的同时,还提升了商户社会形象,为商户增加了客流量。今年,辖区外部分加油站、饭店等商户也主动要求加入联盟。
整合资源,扩大覆盖面,今年,邯郸将选取有条件的社区,支持其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家店铺等合作,共同参与公益互助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
提升助老服务水平
4月20日中午时分,在复兴区百家街道钢三社区百五小区的社区互助食堂内,20多位老人正在就餐,3种不同口味的打卤面让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
“从食材采购到做饭、收拾餐厅,全部由4名志愿者完成。”互助食堂负责人王小丽介绍,在社工组织扶持帮助下,食堂建立了物品采购、志愿服务等制度,目前已稳定运营两年多。
王小丽所说的社工组织,是邯郸市睦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睦邻公益”)。作为邯郸首家社工组织,睦邻公益通过引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资源和社区自治组织等“五社联动”模式,推动社区食堂可持续运营。目前,该组织已在邯郸建立5家社区互助食堂,日常服务老人300多人,同时,帮助社区设立运营便民义仓等服务设施。
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优势,邯郸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相互协作、共同开展服务的机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领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鼓励条件成熟的社工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党组织,以社工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党建为载体,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服务。
邯郸统筹利用包括财政资金在内的各类资金,依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开展服务。该市建立联动评估考核、联动项目表彰、联动保障等制度,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服务成效、双向培训、服务对象评价等作为社会服务成效评估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政府购买服务及安排公益创投服务项目时作为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