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诺和:从CRO到创新生态的破局者
创始人
2025-05-13 03:11:43
0

中国医药创Hehson潮中,CRO(合同研发组织)企业正从“幕后服务者”转向“生态构建者”。作为国内领先的医药研发平台,阳光诺和近期因重启收购朗研生命而引发市场关注。这家以仿制药研发服务起家的企业,如何在集采冲击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又如何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的三维生态?

在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阳光诺和总经理刘宇晶首次系统阐释了公司的转型逻辑:通过并购补足产业化能力,以差异化管线打破创新瓶颈,用AI技术加速研发效率,并以“家文化”凝聚人才。在他看来,中国医药正从“自给自足”迈向“全球创新”,而阳光诺和的目标是成为这场变革的“造浪者”。

战略升级:

构建三维生态,布局产业闭环

近期,阳光诺和收购朗研生命,再次引发资本市场关注。这一动作的背后,是公司从单一药学服务向“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维生态转型的战略野心。刘宇晶坦言:“阳光诺和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兼具研发能力与产业化支撑的综合型医药创新平台。”

两年前,阳光诺和首次尝试收购朗研生命未果,如今重启计划,刘宇晶认为,这是公司战略升级的必然选择。“过去,我们以仿制药研发服务立足,但行业变革下,单纯依赖CRO模式已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他解释道。

近年来,国内集采政策压缩了传统仿制药利润空间,药企研发需求逐渐向创新药倾斜。阳光诺和早在2018年便开始布局多肽创新药、核药等差异化管线,但创新药的产业化落地需要自有生产能力支撑。“国内复杂制剂产能稀缺,与其依赖外部合作,不如通过并购补齐短板。”刘宇晶说。

朗研生命并非一家初创药厂,其成熟的产线(如长效微球、透皮贴剂)与阳光诺和的创新管线形成互补。刘宇晶举例称,STC007(术后镇痛多肽药)已进入Ⅱ期临床,未来可通过朗研生命的生产线加速商业化。这不仅是为自身创新闭环铺路,也能为客户提供“研发+生产”一体化服务,降低他们的成本和风险。

当被问及“研发生产一体化是否为行业趋势”时,刘宇晶的回答颇为理性:“有能力向下游延伸的CRO企业仍是少数。”中国CRO行业高度分散,约80%的企业聚焦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而产业化投入高、周期长,多数企业望而却步。阳光诺和选择逆势布局,缘于其对未来竞争的前瞻判断。“国际化是必由之路。若没有产业支撑,仅凭研发服务出海将举步维艰。”刘宇晶称。

这一战略与公司2025年新五年规划紧密相关。刘宇晶提到:“三维生态中,新质产业链是核心支撑。未来,阳光诺和不仅要服务客户,还要成为他们的‘战略伙伴’,根据企业特点定制研发方向。”

创新突围:

差异化管线与AI赋能

战略布局的夯实,为阳光诺和打开了创新突围的空间。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打造差异化优势?刘宇晶的答案直指技术前沿与临床价值。

中国创新药曾饱受同质化争议。刘宇晶直言:“过去十年,国内涌现大量Me-too药物,但真正的突破性创新稀缺。”阳光诺和选择另辟蹊径,2018年锁定多肽药物这一细分赛道,并逐步拓展至核药、细胞基因治疗(CAR-T)、小核酸药物等前沿领域。“STC007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长效多肽镇痛药,靶点选择与国际竞品形成差异;小核酸药物则瞄准‘一年一针’的长效化需求,这是未来十年的蓝海。”

差异化策略的背后,是对临床价值的深度洞察。刘宇晶以改良型新药为例:“我们与无锡团队合作的微球制剂技术难度极高,但一旦突破,患者用药频率可从每日一次降至每月一次,这是真正的临床获益。”

2024年,阳光诺和与华为达成合作,将AI技术引入多肽药物发现。刘宇晶对此充满期待:“AI+大算力让分子筛选效率提升数倍。过去需要半年的工作,现在可能缩短至几周。”他透露,双方正探索AI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经验依赖性强。通过AI分析组方规律,或许能推动中药走向科学化、国际化。

对于AI是否助力初创企业弯道超车,刘宇晶态度审慎:“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AI确实能缩短研发周期。但医药创新终究需要临床验证,技术只是工具,核心仍是科学逻辑。”

财报显示,阳光诺和2024年净利润微降,主因是研发投入加大。刘宇晶坦言:“集采导致传统药企仿制药订单收缩,但创新药临床服务需求激增。”近三年,公司创新药订单占比从30%升至60%,临床业务增速远超药学板块。“恒瑞医药等企业的成功证明,长期投入创新才能穿越周期。阳光诺和的抗风险能力,正源于早年的转型布局。”刘宇晶说。

文化与未来:

做医药强国的“造浪者”

技术突破离不开人才支撑。在刘宇晶看来,阳光诺和的“软实力”——独特的组织文化,同样是驱动创新的关键引擎。

阳光诺和以独特的“家文化”著称。刘宇晶称自己被员工称为“村长”,管理层与团队之间少有层级隔阂。“医药研发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我们要让北漂的科学家找到归属感。”刘宇晶表示,公司通过子公司裂变、给予团队试错空间等方式激发活力。例如,无锡改良型新药团队由江南大学教授领衔,仅用两年便攻克微球制剂技术。“信任与放权,比KPI更能驱动创新。”

面对即将入行的新人,刘宇晶充满使命感:“中国医药正从‘自给自足’迈向‘全球创新’。未来十年,我们将见证本土药企与国际巨头并驾齐驱。”他特别提到小核酸药物、细胞治疗等领域,“这些技术中国已与国际同步,甚至局部领先。年轻人的机会在于用中国叙事改写行业规则。”

“在药品端,我们的创新能力不逊于欧美。器械领域虽暂处追赶阶段,但速度惊人。”刘宇晶信心十足地表示,随着三维生态成熟与AI赋能,阳光诺和将不再只是CRO服务商,而是创新方案的全球输出者。“医药强国的目标不会遥远,而我们正在造浪”。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汇隆活塞5月12日获融资买入1... 5月12日,汇隆活塞涨4.88%,成交额3835.06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汇隆活塞获融资买入额1...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 5月13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开盘涨0.85%,报1.308元。半导体设备ETF(56...
福州市12345热线轮值单位领... 以下是一段 200 字左右的福州市 12345 热线轮值单位领导接听电话通告(第 71 期)示例:各...
智迪科技5月12日获融资买入1... 5月12日,智迪科技涨1.65%,成交额3277.19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智迪科技获融资买入额1...
金杨股份5月12日获融资买入2... 5月12日,金杨股份涨2.18%,成交额2.87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金杨股份获融资买入额2611...
致欧科技5月12日获融资买入3... 5月12日,致欧科技涨1.74%,成交额4745.21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致欧科技获融资买入额3...
中证2000ETF基金(560... 5月13日,中证2000ETF基金(560220)开盘涨0.51%,报1.175元。中证2000ET...
曹禺经典话剧《日出》在福州演出 《日出》在福州震撼上演!曹禺的这部经典话剧,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剖社会的复杂与荒诞。舞台上,那华...
国科恒泰5月12日获融资买入1... 5月12日,国科恒泰涨1.69%,成交额2897.77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国科恒泰获融资买入额1...
中证2000ETF(56330... 5月13日,中证2000ETF(563300)开盘涨0.82%,报1.109元。中证2000ETF(...
苏州天脉5月12日获融资买入2... 5月12日,苏州天脉涨3.51%,成交额1.44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苏州天脉获融资买入额2000...
时创能源5月12日获融资买入2... 5月12日,时创能源涨2.86%,成交额1551.44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时创能源获融资买入额2...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福州 :第...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福州,令人瞩目。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 4 月 29 日至 30 日盛大举办...
科隆新材5月12日获融资买入5... 5月12日,科隆新材涨5.18%,成交额1.37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科隆新材获融资买入额521....
油气ETF(159697)开盘... 5月13日,油气ETF(159697)开盘跌0.21%,报0.961元。油气ETF(159697)重...
生物疫苗ETF(159657)... 5月13日,生物疫苗ETF(159657)开盘涨0.17%,报0.606元。生物疫苗ETF(1596...
豪声电子5月12日获融资买入1... 5月12日,豪声电子涨4.88%,成交额6873.13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豪声电子获融资买入额1...
电信ETF(159507)开盘... 5月13日,电信ETF(159507)开盘跌0.65%,报1.065元。电信ETF(159507)重...
广钢气体5月12日获融资买入3... 5月12日,广钢气体涨1.83%,成交额5820.77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广钢气体获融资买入额3...
海博思创5月12日获融资买入1... 5月12日,海博思创涨2.44%,成交额9128.37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海博思创获融资买入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