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装潢设计华丽,文创周边精美,还能喝咖啡、玩桌游……眼下,各式高颜值书店不断涌现,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往打卡,有些还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然而亦不乏质疑:在这些“看脸”的书店里,书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是否会沦为拍照道具?
平心而论,网红书店的出现适应了消费新趋势。数字化时代,面对数字阅读普及、书籍线上销售、多元文化消费业态等冲击,实体书店如果仅盯着卖书借书,确实营收乏力、很难突围。特别是眼下,年轻消费者对于氛围感的追求与日俱增,无论是文艺风满满,还是潮玩聚集地,“书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阅读空间与社交环境。对于经营者来说,先有流量才有销量,这本是件双赢的好事。
当然,人们对网红书店的担忧也并非多虑。不难发现,在众多高赞网帖里,那些“最值得一去”书店主打推荐的,往往都是“出片点位”,不少顾客也的确是“看书两分钟,拍照两小时”,甚至仅是翻开凹了个造型。这边是闹哄哄地挑光线、选角度,那边真正想读书的人却很难找到一个安静角落,有时还得绕开书架避免入镜。某些书店也盲目追求短期热度,或是用“装饰书”堆填背景墙,或只顾推销餐饮,无形中冲淡了阅读氛围。近些年,不乏网红书店从热闹一时走向没落。事实说明,书店若单纯追求好看好玩,忽略了“书”这一核心竞争力,终究无法支撑可持续发展。
多元经营是必经之路,但书店运行的底层逻辑是读书买书。说起来,人们热衷在书店拍照以彰显生活态度,不也正是因为读书所带来的仪式感是其他活动无法代替的吗?因此,还是要挖掘读书本身带来的情绪价值。可以追求空间布局、书籍陈列的视觉效果,更要注重阅读的真实体验,在商业与文化的共生中找到平衡。眼下,有书店专门区分公共阅读区、文创精品区以及打卡区;有的定期组织读者见面会、非遗体验等文化活动……满足多样需求,不忘文化内核,才是从“网红”到“长红”的关键。
一家好书店是好书的集散地,更承载着人们与优秀作品相遇的惊喜,在喧嚣中为思考留下一格沉静的空间。期待更多书店以创意走好转型之路,以真诚不负读者之爱。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