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段建珺不断探索剪纸艺术的新形式、新表现,将草原的壮美风光、民俗风情以及现代生活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大量既具有浓郁人文风情,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剪纸佳作,不仅为内蒙古剪纸艺术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中国剪纸持续健康发展树立了榜样。”参观完段建珺剪纸精品展,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常务副会长林争说。
4月29日至5月29日,“剪秀中华· 段建珺剪纸代表作巡展巡讲”走进北京城市图书馆,通过“北疆春晖·段建珺剪纸精品展”、讲座《剪纸:中国春节传统吉祥符号的象征涵义》、段建珺剪纸作品及剪纸文献捐赠等内容,为首都市民送去一场丰富的剪纸文化盛宴。
段建珺现场为观众剪纸。
在“北疆春晖·段建珺剪纸精品展”中,集中展示了段建珺近20年来在剪纸传承和创新实践中的探索成果。作为中国剪纸(和林格尔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长期坚守民间文化沃土开展剪纸传承和抢救,大量濒临失传的古老剪纸纹样在他手中得到重生和赓续。此次展出的50余幅剪纸作品题材多样,既有北疆人文风俗,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都是段建珺采用“冒铰”的古老传统剪纸表现绝技,直接采用大剪刀“状物传神”“写意抒情”的精品之作,很多剪纸纹样传承千年,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
段建珺剪纸作品。
此次活动由首都图书馆、呼和浩特图书馆、呼和浩特市艺术研究院(非遗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和林格尔剪纸学会提供学术支持。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