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9月24日行情以来,被动指数基金尤其是ETF快速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ETF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根据公募基金年报,截至2024年底,全市场ETF持有人户数合计超过2100万户,再创新高。
在此背景下,头部指数大厂加速推进精细化管理,纷纷通过命名规范、流动性优化等提升ETF投资便利性,力争更好服务投资者。5月12日,天弘基金旗下8只ETF发布变更场内简称公告。
天弘基金表示,更名后的ETF简称将更加突出核心指数特征、完善资产类别和品牌标识,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筛选和决策效率,为投资者带来更加清晰和便捷的投资体验。
提升投资便利性
天弘基金8只ETF变更场内简称
今年以来,公募已有部分头部指数大厂陆续开启ETF产品更名工作。天弘基金本次变更的8只ETF产品涉及宽基、行业主题、沪港深、策略等多个类别。
具体看,8只ETF产品变更后的场内简称为:沪深300ETF天弘、创业板300ETF天弘、上证180ETF天弘、红利低波ETF天弘、芯片ETF天弘、食品饮料ETF天弘、物联网ETF沪港深、云计算ETF沪港深。
天弘基金旗下8只ETF更名情况
天弘基金表示,更名后的ETF场内简称,一方面更加凸显产品底层资产的类别特征,方便投资者更快识别产品投资方向;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特定资产在用户投资过程中的搜索习惯,有助于优化投资体验。
ETF步入4万亿时代
“精耕细作”成指数公司共识
变更ETF场内简称只是方便投资者的一个小举措,但当头部指数公司纷纷采取这一举措,这或意味着,ETF产品的命名规范化或许将逐步从可选动作变为必选项,逐步成为公募行业的共识性举措。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被动投资接连迎来重要突破,先是1月份被动基金规模首超主动基金,而后4月份ETF产品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标志着国内公募被动投资步入快车道,在此背景下头部指数大厂也纷纷加速推进精细化管理。
本轮头部指数公司变更ETF产品场内简称,既体现了公募基金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精细化运营的服务理念,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注脚;同时不少产品的扩位简称以发行主体作为结尾,如“沪深300ETF天弘”等,也侧面体现了基金公司希望提升自身ETF产品辨识度的品牌意识。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天弘基金权益指数基金总规模1152亿元,行业排名第9,其中权益ETF(含联接)规模668亿元,行业排名第10。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弘指数基金业务保有用户数超1200万,位居行业第一,累计服务用户数超3300万,深受用户青睐。
在国泰海通证券最新公布的《公募基金的工具属性评级》中,截至一季度末,天弘基金参评的35只指数基金全部获得三年期四星以上评级。其中,有27只产品获得三年五星评级,在全部88家参评基金公司中位居第6。
ETF产品方面,目前天弘基金旗下共有27只ETF,覆盖A股宽基、行业主题、债券、策略、商品等不同类型,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丰富、低成本的指数投资选择。在天弘基金已上市的ETF中,此前已有9只ETF以“天弘”作为结尾,加上此次ETF简称变更后增加的5只,总数量占比超过ETF总数的一半,有助于降低投资者搜索成本。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如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指数基金持有用户数全市场第一”指天弘基金旗下全部宽基、行业、策略指数基金,以及ETF、指数增强基金(共84只,AC份额合并计算,不含QDII基金,以及黄金ETF等商品类基金)的持有人户数为12,459,670,排名数据来自天弘基金、2024年度报告、Wind,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用户数超3300万,指持有过天弘指数基金产品的用户数,数据来源:天弘基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泰海通证券基金评级数据截至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披露日期为2025年4月28日。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