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退伍老兵向西藏代表赠送纪念品,西藏代表给予哈达回礼。”这一幕,发生在5月11日于大兴区亦庄镇举办的“同谱民族团结曲 共唱亦庄奋进歌”民族文艺汇演上,现场北京空竹技艺、内蒙古呼麦、藏族舞蹈《吉祥舞韵》等多个带有地方特色的节目上演,亦庄镇居民与少数民族来宾展开互动。5月9日至11日,亦庄镇组织了为期三天的民族文化节交流活动,邀请了西藏、新疆、内蒙古、河北和天津少数民族代表前来参观。
5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今年宣传月期间,北京市将举行150余场活动。大兴区亦庄镇作为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以民族文化交流节为载体,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文化+交流+互嵌”的多元形式,创新打造具有首都特色、大兴特点、亦庄特质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平台,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作为北京市唯一乡镇,大兴区亦庄镇入选国家民委促进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式发展试点项目。亦庄镇党委书记何飞表示,近年来,亦庄镇建成了以同心巷、同德巷为主体的民族团结开放式主题展览馆,打造广德苑、鹿华苑四里等一批特色社区,将民族团结元素嵌入社区、融入商圈、走进学校,开展了主题文化活动近百场次。
在亦庄镇民族文化交流节启动仪式上,民族风情展演、非遗技艺展示、民族特色美食品鉴等板块,勾勒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绚丽图景。活动中,新疆《刀郎麦西热甫》、西藏《欢乐颂》、内蒙古《万马奔腾》等民族歌舞轮番登台;中幡、空竹、八卦掌等十余项非遗技艺齐聚一堂,搭配来自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展销,构建了“可观可赏、可品可鉴、可带可传”的民族文化传播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亦庄镇邀请到国家一级美术师刘立宏现场向各民族代表赠送《用中国剪纸讲好中国故事》系列作品,以“千丝万缕”的剪纸纹样勾勒民族团结情谊。记者了解到,这组剪纸作品,刘立宏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制作完成,分别赠予新疆、西藏、内蒙古、河北、天津民族代表,作品运用了河北、山西、江苏等地不同剪纸技法,展现出了不同民族特色。
刘立宏现场向各民族代表赠送《用中国剪纸讲好中国故事》系列作品。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在“三交三好”互嵌同心交流会上,天津、河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市)代表聚焦“互嵌式社区建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模式”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探索文旅融合、特色种植、非遗产业化等合作路径。此次交流会立足区域协同战略,旨在通过跨地域、跨领域的思想碰撞与资源整合,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示范。与会代表就如何以民族团结为纽带,激活民族地区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协同振兴达成广泛共识,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践方向。
5月9日,大兴区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正式启动,在5月宣传月期间,大兴区还将开展56民族团结跑、民族健身操舞大赛、“民族团结杯”乒乓球比赛等民族活动。大兴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宣传月及文化节以“小切口”撬动“大团结”,用“微创新”撬动“深融合”,通过政策领航、文化铸魂、互嵌强基,构建起“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业聚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体系。在京南大地浇灌出更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大兴样本。
上一篇:优秀!这些闽籍大学生拟获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