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中国外贸平稳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也给世界带来更多利好与确定性。中国始终坚持“开门”“修路”“挂钩”,有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全球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扩大加深之势,但中国外贸仍有奋力突围的韧性和底气。坚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更多贸易伙伴携手合作共赢,中国外贸航船一定能继续破浪前行,为全球贸易增长注入更多稳定性力量。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速继续上行至2.4%,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4月单月进出口总值、出口额、进口额同比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
2025年我国进出口在压力中开局,从1月份同比下降2.2%到前2个月下降1.2%,进入3月后情况有所改善,一季度进出口由负转为微增1.3%,前4个月进一步增至2.4%。4月份,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扩大、进口由降转增,展现出较强韧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难得。
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今年以来,面对困难和挑战,各地各部门同心聚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向外“拓”持续深化。开放多元布局,既是对外部风险的应对,也是主动拥抱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一直以来,中国通过多元化市场战略、区域经贸合作及数字贸易创新等,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产供链网络,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开拓新空间,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源头活水。在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当下,持续发力新兴市场,展现韧性与活力,是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一招。
从贸易伙伴来看,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新兴市场增长较快。今年以来,从云南磨憨口岸满载东盟水果的冷链专列经中老铁路驶向成都国际铁路港,到宁波舟山港印有“中国制造”标识的新能源汽车运往拉美国家,这些繁忙场景都是中国与新兴市场紧密合作的生动体现。前4个月,对周边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2%、9.9%。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将进一步带动货物贸易的增长。
向“高”攀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国企业致力于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出新产品抢占国际市场,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出口产品提“质”向“新”。
新产品加速“出海”、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品牌闪耀国际舞台,共同构筑起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前4个月,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7.4%,占出口比重近两成,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分别增长16.4%、58.3%、45.5%。目前,我国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和服务,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助力中国外贸加速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
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外贸平稳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也给世界带来更多利好与确定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始终坚持“开门”“修路”“挂钩”,有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全球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扩大加深之势,但中国外贸仍有奋力突围的韧性和底气。坚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更多贸易伙伴携手合作共赢,中国外贸航船一定能继续破浪前行,为全球贸易增长注入更多稳定性力量。
下一篇:优秀!这些闽籍大学生拟获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