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张钱包少三张”“过期几年的相纸,1971年的老机器,玩的就是心跳”“已停产,拍一张过一张”……近期,“撕拉片”成为社交平台热门词。
据中新经纬了解,二手交易平台上,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相纸根据生产日期、批次差异,一盒(10张)撕拉片相纸的价格在1400元至3300元不等,至少是相纸停产前售价的20倍。在照相馆,如今拍摄一张撕拉片的价格在300到600元不等,根据相机类型、提供附加服务不同而有所区别。
富士FP-100C和FP-100C-silk撕拉片相纸 中新经纬王玉玲 摄一张撕拉片价格达停产前20倍
撕拉片即一次成像胶片,采用特殊的化学涂层和成像技术,将撕拉片装入特定的相机中,拍摄之后需要手动将胶片从相机中拉出,等待一段显影时间,然后把底片揭开,得到一张完全显影的照片,另外还有一张黑色负片。
“与拍立得比起来,撕拉片的大部分相机镜头会更好一些,有些高端机型,例如柯尼卡、富士、格拉菲相机等,因此,(撕拉片成像)在锐度、颜色会更好一些。”在浙江杭州经营着一家影像设备店并提供摄影服务的精彩(化名)对中新经纬说。
公开信息显示,撕拉片的主要厂家是宝丽来和富士。目前,两家公司的撕拉片均已停产。其中,宝丽来在2008年停产该公司最后一种宝丽来胶片。2014年,富士宣布停产FP-3000B撕拉片相纸,2016年宣布停产FP-100C和FP-100C-silk两款彩色撕拉片相纸。
精彩称,他最早接触撕拉片是在2011年,那时候包括富士与宝丽来的撕拉片价格都比较便宜,彩色、黑白的价格分别是70元/盒、65元/盒,每盒10张,主要玩撕拉片的是宝丽来玩家。
“那时候宝丽来拍立得一张要20块,撕拉片反而是一种‘平替’。但当时没有顾客专门来拍,都是相机玩家在玩,直到2023年,开始有顾客来拍撕拉片。”精彩说道。
2024年,精彩已经感受到撕拉片在二手平台上交易升温,为了保证店面日常需要,他在国外平台上囤了20盒富士撕拉片,一盒150美元,到手约1500元,相当于一张胶片成本150元。
9日,中新经纬在闲鱼上发现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根据生产日期、批次差异,一盒价格从1400元至3300元不等。若按停产前70元一盒的价格计算,这意味着一张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价格约140元至330元不等,如今的价格至少是停产前20倍。
目前在撕拉片停产的背景下,撕拉片主要流通于照相馆、摄影爱好者、二手商贩之间。8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闲鱼上的撕拉片卖家,一位卖家表示,目前撕拉片的价格主要和过期时间关联,过期越晚,价格越贵。他手中的撕拉片一部分是从摄影爱好者手里收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自己之前在国外买回来的,随着整体数量减少,如果不复产,后面可能还会提价。
据闲鱼上发布的信息,同样一盒(10张)富士FP-100C撕拉片,2014年过期的价格为1400元,2017年过期的价格为2000元,2018年过期的售价为2300元,2019年过期的价格能达到3300元。
对于撕拉片的溢价现象,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中新经纬,稀缺性是导致撕拉片相纸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于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收藏者来说,过期的撕拉片是具有纪念价值的物品,因此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
“社交媒体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撕拉片的独特成像效果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并通过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形成了追求复古潮流的现象,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江瀚说。
对于撕拉片在社交平台引起的讨论,生产撕拉片的企业之一富士胶片9日下午回应中新经纬称,随着数码摄影的普及,能够在拍摄后即刻打印出“实体”的照片,以及胶片独特的“质感”和“画质”,带来了新的价值和乐趣。目前,虽然已停止了撕拉片的销售,但公司还在继续拓展一次成像系统“instax”的产品线,来提供多样化的拍摄乐趣。
撕拉片照片 中新经纬李自曼 摄闪光灯泡闪一次25元
撕拉片进入照相馆后,“身价”再次提升。
中新经纬搜索发现,目前开展撕拉片业务的照相馆主要是一些新型照相馆,提供多种机型拍立得照片、复古老照片的拍摄服务,有的还会摆放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让顾客自助式拍照。
位于山东济南的菠萝照相馆自2024年十一假期开业,主营业务为拍立得照片拍摄及小照片周边销售。店内特色在于提供多种型号拍立得相机,包括富士、宝丽来等品牌,以及限量版相纸。
菠萝照相馆店长张张(化名)告诉中新经纬,由于撕拉片紧俏,拍摄撕拉片实行预约制,需凑够十人,店主会购买一盒相纸进行拍摄。目前,店里拍摄一张撕拉片的价格为299元。
中新经纬通过大众点评查询发现,在北京,照相馆拍摄一张撕拉片的价格约在230元至560元不等,部分店铺会附赠妆造和相框。
北京PYQ照相馆店长胡先生对中新经纬表示,自己店铺的撕拉片相纸是2015年购入的,当时他的合伙人购入一台宝丽来Bigshot相机,顺带从富士和宝丽来经销商那里囤了10多盒相纸。“前些年拍撕拉片的比较少,最近撕拉片火了之后,又把相机从家里找出来放回到了店里。”胡先生说。
位于上海的摄影工作室宝丽来研习社店主对中新经纬说:“像我们开实体店的都是之前囤的一批相纸,然后还有一些爱好者朋友会慢慢把自己囤的相纸拿出来卖掉了,我们就收来拍摄。”
“现在撕拉片都是按张卖不按盒卖了。”胡先生称,拍摄不同风格的撕拉片价格不一样,他们店里拍摄四宫格撕拉片的价格为396元/张,宝丽来Bigshot相机拍摄的撕拉片为556元/张。相比其他店铺,他们的定价算是比较高的。
胡先生坦言,将价格定高的原因,与拍摄成本较高有关。例如,宝丽来Bigshot相机(专门为人像特写而设计的机型)拍摄4次就要消耗一个闪光灯泡,这种灯泡已经停产。另一方面,因为相纸本身为过期产品,有一定的废片风险。并且撕拉片拍出来不能PS,如果按照大众审美来看,并不是任何人拍出来都好看,有些顾客可能跟风拍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心理上会有落差。“所以价格定得高,也是拉高门槛,给顾客一定的思考空间。”胡先生说。
“一次性专用的闪光灯泡,一共100元,只可以闪4次,相当于每一次拍摄还要叠加25元的闪光灯成本。”精彩说,他的店拍摄撕拉片的价格为360元/张,最近对价格进行了上调。
什么样的人会到店来拍撕拉片?精彩表示,他最近一周拍了十几位,主要是学生、追星群体,希望来找“明星同款”。
胡先生感受到,近两个月拍摄撕拉片的顾客明显变多,每天咨询的人数大概有十几人,到店拍摄的有五六人,主要是20岁至40岁的女性。
精彩认为,撕拉片现在的热度依然较高,但拍摄一张照片的价格已普遍超过300元,且还无法保证拍出理想效果,能承受这一价位的消费群体有限,撕拉片拍摄价格的上涨幅度有限。
“在明星效应之下,撕拉片应该还会火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自己的撕拉片囤得还不够多,后续还会想办法在二手平台或者其他渠道购入撕拉片。”胡先生说。
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嘉对中新经纬表示,撕拉片拍摄的走红,与资源稀缺性叠加人为炒作、明星流量与情绪消费圈层认同等原因有关。“先有明星拍摄撕拉片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商家通过营销明星同款妆容、造型等附加服务,形成‘明星同款 = 高级审美’的消费认知。”朱嘉说道。
撕拉片相机 受访者供图撕拉片相机价格涨价超千元
“撕拉片翻车,拍出来直接黑图”“年代久远的相纸,撕出来发现没有药水了”“拽了几下800多元没了,不是泛黄就是带红点,连撕四张都翻车”……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网友吐槽撕拉片遇到废片的经历。
“在使用体验上,撕拉片拍摄效果接近人眼视角,能够减少畸变,但过期相纸可能影响成像质量。”张张说。
撕拉片的保质期只有两年,二手平台上卖家也大多注明了无法保证成像质量。
8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北京多家照相馆,工作人员也表示,因为采用的是过期相纸,很难保证出片率,会在顾客下单前跟顾客说清楚不保证出片,希望顾客谨慎下单。如果拍出了,成像效果不佳,消费者要有心理准备,店里不负责。
拍摄过撕拉片的鱼鱼(化名)告诉中新经纬,全程拍摄加等待成像需要半个小时时间,但成片效果让她不甚满意,感觉妆感太重。“商家说没有相纸问题就不能重拍,以后还会不会再去拍还说不好,可能还会去看看是不是妆容原因。”鱼鱼说道。
胡先生说:“撕拉片有一定的废片率,但我们的撕拉片保存比较好,目前拍出来的几乎没有废片。”宝丽来研习社店主说:“撕拉片的废片率挺高的,有些是相纸保存不好导致的,也有些是相机故障导致。”
对于可能出现的“废片”,精彩称,如果是相机与相纸的问题,他们可以进行重拍。如果是消费者对拍摄效果不满意,他们会酌情减少一点费用,或者用店内其他的拍立得补拍两张。
公开资料显示,能够拍撕拉片的相机主要来自宝丽来和富士,如宝丽来Land Camera系列(100/250/360等)、Big Shot(人像机型)、专业机型Polaroid 110A/B(需要改装适配撕拉片);富士FP-12、FP-14系列证件机等。以及一些大画幅相机也能拍撕拉片(需要撕拉片后背)。这其中绝大部分机器已明确停产。
谈到撕拉片相机的价格,宝丽来研习社店主说:“撕拉片相机从普通业余款到专业款,500元~10000元都有。这类相机在2016年之后经历过一波跌价,差不多打了个对折,这两年撕拉片火起来之后,专业性的撕拉片相机价格又涨回去一点。”
宝丽来研习社店主举例称,BigShot相机之前约1000元~1600元,现在约4000元左右;600SE专业机型 Polaroid 110A、110B原来价格在1100元左右,现在在2000元~3500元之间。
“因为相纸价格越来越贵,还是要用专业一点的设备拍比较好,更能出效果,用低端机拍摄非常浪费。专业型的撕拉片相机还有一个保值的地方在于,专业机都配备了专业镜头,即使以后撕拉片真的买不到了,也可以改装用来拍其他底片。”上述店主说。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
文:李自曼 王玉玲 编辑:李晓萱 责编:薛宇飞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