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源的田野间,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智”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专家们带着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们送上宝贵的“智慧锦囊”。他们耐心地向农户们讲解新型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高效的农业管理理念,让农户们对春耕有了全新的认识。科技的力量如同一股清泉,注入到春耕的每一个环节,为罗源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播种到施肥,从灌溉到收割,科技赋能让春耕变得更加科学、高效,为罗源的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我们带了18种香稻种子,用于今年的品种筛选,希望可以通过科学选种,让产量再上一个台阶。”近日,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迎来了一支特殊的科技服务队。由福建农林大学林文芳副教授领衔的罗源特种稻科技小院师生团队,来到北山村北山湾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开展“学雷锋”助春耕科技服务,通过良种筛选、技术指导、设施改造等系列举措,为春耕生产注入科技动能。
在春耕物资筹备现场,科技团队带来了包含去年优选品种和新增试验品种的18个香稻品系。这些经过严格筛选的种子将开展对比试验,为当地筛选出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米质优良的品种。“每个品种都有专属种植档案,我们会全程跟踪记录生长数据。”林文芳向合作社负责人于国胤详细讲解不同品种的栽培要点,指导建立科学选种体系。
在种植示范基地,科技小院师生查看了去年种植的油菜花,并对再生稻与油菜轮作模式进行了指导。“轮作的关键在于时间点的把握,在光温合适的情况下,适时早播是确保再生稻两季高产和油菜籽丰收的关键。”林文芳向于国胤提出“抢早播种、精准控时”的技术方案。
据介绍,罗源特种稻科技小院以北山湾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与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研发推广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种稻品种。今年初,该科技小院入选第七批省科技小院。(记者 任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