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5月6日,在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通过溶解、反应、洗涤、干燥、包装等一系列操作程序,磷酸铁前驱体产品有序产出,这些产品接下来将跟锂进行烧结,成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作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我们的产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也出口海外。贵州可靠的绿电支撑,为企业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盖纯雷介绍,作为2023年以来连续3年全电量采购绿色电力的企业,今年该公司采购绿电电量已增加到2.4亿千瓦时,比2023年采购的绿电电量增加了4倍左右,该企业计划在2025年实现100%绿电覆盖。
今年以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积极推动新能源企业注册,持续扩大绿电交易规模,有效满足企业绿色电力用电需求。截至3月底,贵州省2025年绿色电力签约电量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1至3月累计完成绿电结算电量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9.74%。绿电交易规模持续攀升、签约电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助力贵州能源消费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转型背后不仅有政策的驱动,还有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贵州省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印发,为新能源及绿电交易提供了保障。
3月,我省独立储能正式进入电力交易市场,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抢抓机遇推动新型储能跨越式发展,新能源装机发电已成为我省第二大电源。截至2024年底,贵州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突破3000余万千瓦。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末,我省新能源装机总容量有望达到4200万千瓦。
因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为保障新能源电力充分上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按照清洁能源消纳原则,适时调整水电、火电发电计划,确保清洁能源全额消纳。2024年,贵州电网累计消纳新能源118.6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8.29%。
目前,贵州电网已建成500千伏水场、仁义、盘州输变电等重点工程,“三横两联一中心”主网架结构进一步完善,有力保障了新能源“应开尽开、应并尽并、能并快并”。我省还积极推进“煤改电”“油改电”“气改电”等电能替代项目。2024年,全省新增电替代项目69393个,累计替代电量92.8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7万吨。
上一篇:千年青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