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日前,在河北工业大学的图书馆广场,277个岗位虚位以待。这场招聘会的展位前,贴着醒目的分类标签:“自动化专场”“AI药物研发区”“数据服务直通车”……
在贝芸科技的展台前,化学专业研究生小林有些忐忑:“我研究的是分子模拟,但岗位要求提到需要AI背景……”话音未落,企业技术主管笑着接过话茬:“我们的‘一站式药物发现平台’,缺的就是既懂化学又会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你刚才提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不正是AI训练的基础吗?”20分钟后,小林拿着进入复试的通知单,脚步轻快地走向下一个展位。
全球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文远知行旗下数据标注企业——景烁科技的展区正在上演“抢人大战”。“我们计划在河北区建立全国范围内最大的AI数据服务及处理平台,你研究的传感器融合技术正是核心方向。”企业负责人一眼相中了机械工程专业的王同学。
日前,河北区2025年“智汇海河北·高校英才启航季”拉开帷幕。“这不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招聘活动,而是一次城市与青年才俊的深度对话,一次产业脉搏与学术热忱的同频共振。”河北区人社局局长付锐说。
与此同时,在河北工业大学的一间会议室内,一场特别的“相亲会”正在上演。参会的一方是带着政策“礼包”的河北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科技局、投促局、数据局等部门负责人,另一方则是手握科研成果的高校教授。没有冗长的汇报,取而代之的是直击痛点的探讨:“我们的智能网联车技术如何与河北区的数据产业园嫁接?”“能否共建实验室,让博士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
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崔洪军看着《河北区产业营商环境指南》中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介绍,激动地说:“这里提到的自动驾驶数据服务平台,正是我们团队近几年来研究的重点课题项目,未来合作机会很多。”“我们正在全方位提升车联网平台能力,你们的技术正是我们需要的。”河北区数据局副局长高磊立刻回应。一场会议下来,多项合作意向迅速敲定。
除了对接合作,为了让青年人更快地匹配岗位需求,一场专门针对2025年春季高校学生的实践锻炼启动会同时召开。
在实践锻炼启动会上,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6所高校94名大学生领到了特殊“任务卡”:有人要去航运服务中心梳理智慧物流数据,有人要参与老旧小区数字化改造……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徐可心说:“作为新闻学子,我将发挥自身所学所长,在社会治理的一线捕捉时代脉动。”据介绍,这94名参与实践锻炼的同学还能得到“双导师”指导,即高校教师指导理论和实践单位传授实操,并接受考核。天津财经大学的田珊珊打开印有“智汇海河北”标识的手提袋,翻看区情介绍材料,加深了对河北区的认识,对本次实践锻炼充满了期待。
“过去,我们总说‘留住人才’,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成就人才’。让高校教授与企业高管直接对话,让学生带着课题走进车间,让人才政策不再是简单的条文堆砌,形成一个滋养型创新型的人才生态。”河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娜告诉记者,下一步,河北区将持续开展“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等主题活动,依托“线上+线下”招聘模式,搭建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和人才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