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烧烤。
岳阳小龙虾。
三色蒸回头鱼。
岳阳,这座枕着洞庭湖波涛、倚着长江水声的千年古城,以鲜辣交融的江湖风味在湘菜版图中镌刻出独特的味觉印记。
一碗米粉,唤醒岳阳人的味蕾;一口鱼汤,熨帖了洞庭水乡的脾胃;一把烤牛油,将岳阳的江湖气烙进烟火。丰富的味觉体验最终凝成一口鲜中藏烈、江湖与水韵共生的饮食美学,成为古城千年脉络中最鲜活的文化注脚。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
【岳阳烧烤】
“串”“盘”交融,“刚柔并济”里的江湖至味
“老板,先上一把牛油、一把牛板筋、两把牛肉筋……”走进岳阳炮台山路,食客的喧嚣不绝于耳,烤肉的香味与烟火气在空气中蒸腾,这些扎根在大街小巷的烧烤店是当地人的“深夜食堂”。
作为湖南的 “北大门”,岳阳自古便是商贾云集的水运枢纽,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在此碰撞、融合,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岳阳烧烤。
在岳阳,烧烤不仅是“串”还是“盘”。前者以竹签串起江湖,求的是炭火直燎的野性;后者以铸铁板为舞台,靠持续高温逼出食材本味;二者交融,成就了岳阳烧烤“刚柔并济”的味觉体验。
岳阳烧烤的“灵魂图腾”:炭烤牛油
牛油是岳阳烧烤的灵魂。取自黄牛胸口的脂肪粒,状如白玉,粒粒饱满。上炉后猛火急攻,牛油表面迅速结出金黄脆壳,内里却化作一汪滚烫的脂香。入口瞬间,脆壳“咔嚓”碎裂,油脂混着调料的香气在舌尖炸开,配上一口冰镇啤酒,冷热交织,快意顿生。
湖鲜与炭火的碰撞:烤虾仁
洞庭湖的青虾现剥现烤,串上签、架上火,虾仁表面泛起细密油泡,辅以简单调味就已足够鲜,一口下去,先是炭火赋予的淡淡焦香,随即虾肉的清甜奔涌而出。
铁板上的鲜滋味:韭菜鸡蛋
韭菜鸡蛋是岳阳烧烤江湖里的一抹清新。生铁板烧至冒烟,倒入金黄的土鸡蛋液,待其半凝固时铺上碧绿韭菜段,铁铲翻飞间,韭菜与鸡蛋的香味相融。火候到位的韭菜脆嫩无渣,蛋香混着铁板的镬气,朴素的食材却吃出磅礴香气,这是岳阳人对“鲜”字的另类诠释。
【老店推荐】
洞氮胖哥烧烤、定三毛烧烤、城陵矶纸厂老李烧烤、庞家烧烤客栈、珍珍烧烤、熊猫烤串、湾仔烧烤、海军烧烤、阳历烧烤、蔡哥臭豆腐
【岳阳小龙虾】
一口汤汁、一口鲜嫩,夏夜里的味蕾狂欢
夜幕初垂,岳阳的街头巷尾早已被热辣的香气浸透,一盆盆红艳油亮的小龙虾被端上餐桌。三月下旬开始,岳阳本地产的小龙虾开始陆续上市,一大批以龙虾、烧烤为主的餐饮门店宾客盈门。夏夜里,嗦一口虾头,唇齿间尽是江湖馈赠的鲜活滋味。
生于八百里洞庭的岳阳小龙虾,饮的是清波碧浪,食的是湖底水草,虾肉饱满似白玉、口感弹滑爽嫩。口味虾、蒸虾、油焖虾、蒜蓉虾、咸蛋黄锅巴虾……岳阳的老师傅总能让你心服口服。
“岳阳的龙虾个头不算大,但口感一绝。”有人感叹。指尖捏住虾壳轻轻一掰,脆响伴着热腾腾的鲜气窜出,白嫩虾肉裹着金黄油亮的虾黄弹跳而出。入口先是汤汁在舌尖炸开风暴,紧接着源自洞庭湖的甘甜从纤维里渗出,最后紫苏的草木香萦绕喉头。
老饕们顾不得烫手,剥虾声、嗦汁声、碰杯声此起彼伏,虾壳在桌边堆成小山,麻辣鲜香混着冰镇啤酒的气泡,把夏夜的热浪都嚼碎在唇齿间。
【老店推荐】
细毛蒸虾、源味记龙虾烧烤、何小姑虾蟹楼、天宝龙虾
【洞庭湖鲜】
最佳鲜味公式烹饪出湖湘水韵宴
八百里洞庭的浩渺烟波,孕育了中国最具诗意的湖鲜美食版图。洞庭湖与长江在此缠绵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体温床”。岳阳市博物馆记录,史前岳阳区域就有了鲤鱼、鲫鱼、青鱼、草鱼、泥鳅以及鳝鱼等鱼类的生活痕迹。
千年来,渔民们遵循“春鲢夏鲤秋鳜冬鲌”的时令智慧,将这种地理恩赐转化为传承至今的烹饪技艺。炖、烧、炒、煎、爆……在岳阳,鱼有无数种吃法,煨则软糯如泥,炖则汤清似镜,爆则酥脆入味。
品尝湖鲜,老饕有自己的吃法,剁椒鱼头端上桌,用筷尖轻挑鱼鳃肉,方能尝到胶质与辣味的完美融合;而熬足六小时的回头鱼汤,讲究汤色奶白、鱼肉离骨,舀一勺拌饭便是地道吃法。这些看似粗犷的烹饪方式,实则是渔民世代摸索出的最佳鲜味公式。
洞庭家常味:三色蒸回头鱼
回头鱼是岳阳人日常餐桌上的必吃菜。传说远古时期发了一场大水,导致洞庭湖水上涨,把这些野鱼送到了海洋,但这些习惯了湖水的鱼又千回百转游回到了家乡,由此得到“回头”的美称。蒸鱼时,淋上湖南当地的剁椒,加上豆豉、蒜蓉,形成三色的搭配口感丰富,味道颇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