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
创始人
2025-05-11 00:42:04
0

福州高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红色精神在此薪火相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在这片土地上闪耀。如今,福州高新区在时代的浪潮中蓬勃发展,却始终不忘红色初心。教育在这里蓬勃开展,培养着无数怀揣理想与激情的学子,让红色基因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清明时节,黄花烂漫。在旗山之南蚬山山麓,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的校园内,一棵茂盛葱郁的古榕下“黄花岗中学”的印章格外鲜红,这里曾是抗战时期黄花岗中学的校址所在地。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高新一中校园内原黄花岗中学校章(左2) 谢晖玉摄

黄花未凋 浩气长存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黄花岗中学碑 谢晖玉摄

这是位于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的黄花岗中学碑,该碑于20世纪80年代福州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碑文中详细记载了黄花岗中学的创立初衷。

《黄花岗中学碑》碑文内容为:

广州黄花岗为先烈死难葬地也。自此死难,国人始知革命。革命始告成功,国府崇节推功,既专祠诚享矣。然格于岁时囿于士夫,非所以持久常感众庶也。余办此校,盖寓顾名思义,随地立教之意。校始于桂林,继南宁,继柳州、衡阳,而吾州则由南屿迁至白泉庵迄三年,卒业若干人。佥曰不可无碑,乃伐石系辞,表余之尚,且使行人矜式焉。长乐林素园记。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七日立。

“自此死难,国人始知革命”“余办此校,盖寓顾名思义,随地立教之意。”该碑详细道出了辛亥革命老人(同盟会会员)、教育家林素园创办黄花岗中学的初衷,在民不聊生时局动荡的岁月里,他将自己的爱国、救国主义理想寄予办学教育,纪念黄花岗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激励后人寻求真理、树立爱国理想。林素园出生于福州长乐,他虽没参加广州起义,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州籍烈士不少是他的同志与师友。

黄花岗中学建校始于广西桂林,辗转于南宁、柳州、衡阳等地。后来为什么会落地在南屿呢?

抗战期间福州地区多所学校如福高、英华、高工等分别迁到闽北山区避难,为了让更多青年学子免于失学,时任南屿商会会长的乡贤陈岱琨四处筹集资金,要创办一所私立中学。1941年,林素园从广西返回福州后,受陈岱琨邀请,商定校名为黄花岗中学,林素园担任校长,黄花岗生还义士吴适为学校董事长。其间,林素园还亲自创办校刊《黄花岗》,编写了《黄花岗中学校歌》,讴歌革命精神,“勉尔诸子,革命自强”。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南屿福垆寺 谢晖玉摄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的黄花岗中学将南屿街废寺金光寺开辟为校舍,并建了一座砖墙双层楼墙四间作为教学楼(今高新一中榕华楼旁,原楼于1995年改建)。其间还修缮了南屿泰山堂、台鼎堂书院、八角亭等地辟作学校图书室和学生宿舍。为了方便金光寺与泰山堂校区交通来往,校方在锦溪上建了一座两墩三跨木结构的板桥,名为“大同桥”。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重修后的大同桥 谢晖玉摄

大同桥的桥名有两层含义:一是因创办黄花岗中学而建,意含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二是暗喻乡绅陈岱琨和陈同泰(南屿兰堂里人,商家)捐资建起此桥以纪之(“岱”与“大”,福州话谐音,取两人姓名的第二字,曰“大同”)。

南屿的黄花岗中学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办学三、四年间,学生从两三百人发展到七八百人,生源除了本乡之外,还有长乐、莆田等地学子。办学期间,黄花岗中学教学成果显著,1943年,福建省教育厅特派督导宋孝颖访校。至1944年福州第二次沦陷时,学校迁至永泰葛岭廨院寺。

史海钩沉 缅怀先烈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福建博物院展出林觉民《与妻书》 谢晖玉摄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时间追溯到1911年4月24日,在香港滨江楼一盏昏暗的灯光下,林觉民展开一块素净洁白的方巾,挥笔写下《禀父书》和《与妻书》绝笔信。巾短情长,说不尽的千言万语,道不尽的百转柔肠。《与妻书》饱含了林觉民对妻子深沉的爱意,也将为民族谋永福的大义情怀书写到极致。

在林觉民留下遗书的三天后,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亲率130多位革命党人直攻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起义军浴血奋战,最终因寡不敌众不幸失败。数天后,同盟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拾现场时,得烈士遗骸72具,将他们合葬于广州北郊白云山南麓的黄花岗。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谢晖玉摄

黄花岗原名红花岗,为了纪念这些忠勇的革命者,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黄花代表傲雪凌霜的菊花,象征革命党人忠贞刚烈的品质,这次起义也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林觉民、方声洞、林尹民等福州籍烈士就有23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激励了更多的革命志士,揭起了辛亥革命的序章,半年后的1911年10月10日,随着武昌起义的炮火燃起,清政府走向了灭亡。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 谢晖玉摄

红色热血 薪火永驻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谢晖玉摄

蚬山葱茏书声琅,红色薪火永相传。数十年前,黄花岗中学将革命先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民族宏愿,凝炼为“为中华育英才”的不渝使命。到如今,高新一中的莘莘学子在这片浸染过革命热血的土地上,蓬勃生长、接续奋斗。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福州高新区这里曾是黄花岗中学校址所在地高新一中侯协添校长向记者介绍校史 谢晖玉摄

“每年清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缅怀先烈,开展主题班会等系列红色主题教育。近年来,师生们还结合史料研究,精心创作了以林觉民等黄花岗烈士为原型的情景剧。希望通过多样化的主题教育,让红色血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侯协添校长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市普陀区:苏州河的故事 转自:光明日报    悠游苏州河 本报记者 李娜绘    穿梭于城市间的苏州河。孙炯亮摄    上海...
“舌尖”安全同筑牢 五师八十九团职工杨慧:赶集日前几天,我在集市上看到,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对集市摊贩售卖食品的...
“拿起焊枪,就没想过再放下” 张文成潜心钻研焊接技术(摄于4月27日)。 商凯旋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宝...
探寻《沙尘暴》真相,解读黄沙中... 转自:法治日报探寻《沙尘暴》真相,解读黄沙中的罪与罚( 2025-05-11 )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自:光明日报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07年以来,积极探索高职“第二个结合”文化思政...
“坚持奋斗在技术攻坚一线” 夏述兵在办公室查看热控仪表控制系统图(摄于4月30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摄 ●...
当博物馆邂逅AI 转自:光明日报    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依托AI技术布置的沉浸...
兵团多措并举提升水旱灾害风险防...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记者从兵团水利局获悉,今年兵团将多措并举提升水旱灾害风险...
语言,在更新中保持生机 转自:光明日报    李娜/绘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语言通胀”受到关注。网友...
宋代首饰:雅俗与时序之美 转自:光明日报    《货郎春担图页》(宋代)    《宋仁宗后坐像轴》(侍女局部)(宋代)    ...
第24届亚太海事局长会议通过《... 第 24 届亚太海事局长会议在福州成功举行并通过了《福州宣言》。这一重要会议汇聚了亚太地区众多海事领...
绿色征程 民生答卷——写在闽运... 《绿色征程 民生答卷——写在闽运集团福州公交公司成立十五周年之际》十五载风雨兼程,闽运集团福州公交公...
法拍房装修受阻 执行干警巧解交... 在法拍房交易中,装修受阻往往成为交付的难题。然而,执行干警们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深入了解...
福州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福州地区迎来了一则令人关注的消息——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已发布。这意味着在福州的上空,电闪雷鸣的天气状况...
闽侯农客班线入驻“掌上公交” ... 闽侯农客班线正式入驻“掌上公交”啦!这一举措为广大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掌上公交”,乘客们可以...
福清警方:斩断电诈黑手 守护区... 福清警方,始终坚守在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将电诈黑手斩得粉碎。无论是精...
高新区再添休闲遛娃好去处!橘园... 高新区再添休闲遛娃好去处!橘园洲桥下近 27 万平方米的休闲空间现已免费开放。这里宛如一个天然的亲子...
最新通知!福州这些小区即将停气 最新通知!福州这些小区即将停气。为了保障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进行必要的维护检修工作,以下小区...
福清农产品迎春收 快挑出你最爱... 福清的农产品迎春收啦!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各种新鲜的蔬菜等待着被挑选。这里有翠绿的青菜,鲜嫩欲滴,...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开展清明祭奠见... 清明时节,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开展了一场庄重而肃穆的祭奠活动。在英烈墓前,鲜花簇拥,气氛凝重。基金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