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用这种杯子喝酒,李白“一饮三百杯”或许不夸张
创始人
2025-05-11 00:06:44
0

转自:扬子晚报

“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诗仙李白《襄阳歌》中的名句脍炙人口,唐代骆宾王也曾有“鹦鹉杯中休劝酒”的诗句。他们提到的“鹦鹉杯”其实是鹦鹉螺杯。南京市博物总馆就珍藏了南京象山东晋王氏家族墓中出土的鹦鹉螺杯。

最早记载这种“鹦鹉杯”形象的文献,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吴国万震所著《南海异物志》:“扶南海有大螺,如瓯,从边直旁截破,因成杯形,或合而用之,螺体蜿蛇委曲,酒在内自注,倾覆终不尽……又曰:鹦鹉螺,状如覆杯,头如鸟头,向其腹,视似鹦鹉,故以为名。”但文字记载的“鹦鹉杯”究竟是何物,历来说法不一。直到1965年,出土于南京象山王氏家族墓M1中的一件造型别致的鹦鹉螺杯实物,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底。

这件鹦鹉螺杯利用螺壳自然卷曲的形状为杯身,在螺壳的口部、中脊等处镶釦鎏金铜边。采用修饰像生的手法,在保留壳外侧自然条纹和色彩的前提下,口部的铜边模仿同时期的耳杯伸出双耳。整体造型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鹦鹉转过头来梳理羽毛,又似鸟将头插入翅中酣睡。因为铜釦鎏金层极薄,历经千年后鎏金多有脱落,因而外观呈斑驳之状。

鹦鹉螺杯有独特的神奇之处。从出土实物剖面可见,其内部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小隔室组成。各隔室间仅通过细小孔洞连通,构造独特,倒酒时液体可经孔洞逐渐渗透至各隔层。而饮酒时由于孔洞限流,因此无法一次性饮尽杯中酒水,为宴饮增添了“千杯不尽”的趣味体验。

出土鹦鹉螺杯的南京象山东晋M1,墓主王兴之是东晋宰相王导后裔,与王羲之是叔伯兄弟,家世显赫。鹦鹉螺杯作为墓主生前赏玩之物,印证了公元四世纪中原地区与南方的密切交流。这种联系与交广地区的开发息息相关,岭南的诸多珍奇物产得以传入中原,成为世家大族的赏玩对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陶善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 转自:中国台湾网  昨天(7月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了一场跨区域人才招聘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93家...
今年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 转自:界面新闻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2025年7月4日,中央气象台预计,新疆等7省区局地...
上海洁达己二胺项目投料开车 中化新网讯 6月28日6点28分,上海洁达尼龙材料有限公司首批优级品己二胺正式产出,标志着位于上海化...
百龙创园股价跌5.15%,农银... 7月4日,百龙创园跌5.15%,截至发稿,报21.53元/股,成交8283.16万元,换手率0.90...
中电电机股价跌5.13%,融通... 7月4日,中电电机跌5.13%,截至发稿,报24.79元/股,成交6957.28万元,换手率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