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近期将目光聚焦于连江,这里正呈现出一幅繁忙的海上春耕景象。2000 万尾大黄鱼开始“分家”,这一壮观场景吸引了众多关注。在连江的海域上,渔民们忙碌地穿梭其中,他们精心照料着这些即将分养的大黄鱼,仿佛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接力。海水波光粼粼,大黄鱼们在水中游弋,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灵动画卷。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渔业活动,更是连江人民对海洋资源的珍视与利用,展现了他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为连江的海洋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上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经过一年多的养殖,福建连江投放到海里的2000万条大黄鱼苗已长到100克到200克,为了让它们更好地生长,渔民们这两天开始在养殖渔排上忙着给鱼苗“分家”。
这批正在分苗的大黄鱼,是连江县本土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总数量约2000万尾,是去年春季投放到定海湾塑胶渔排上养殖的。当时每条重约1克多,现在已经长到了100克到200克不等,分苗是为了让它们更好地生长。
福建省连江县文湾村渔民卢统辉:分三档,大、中、小,放到不同的网箱来养,如果不分,如果投料下去,料全部都是大的吃走,小的就吃不到,所以说要分开不同的网箱养。
除了给大黄鱼分档,渔民们还要将从小就混入网箱里的河豚、鲈鱼、鲫鱼等其他鱼类分拣出来。
福建省连江县大埕村渔民 陈群:鲈鱼在里面,会吃大黄鱼。还有河豚、大黄鱼的鳍、尾巴也会被它吃掉,长大后就不好看了,所以说通通都要清理掉这些。
渔民们介绍,大黄鱼分苗之后,个头较大的会全部搬进深水网箱养殖,等养到一斤左右,再搬到深远海养殖平台进行类野化养殖,之后就可以上市出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