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洛阳发布
近期,洛阳市乃至河南省的大风天气比较频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年春季洛阳大风的频繁发生呢?
大风频发的背后,拉尼娜成为“隐形推手”
“大风频发的背后,拉尼娜成为‘隐形推手’。”9日,气象专家介绍,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拉尼娜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调节者”。拉尼娜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冬寒夏热”以及“北涝南旱”。另外,拉尼娜在我国还会出现范围性降温及大风天气。
尽管2025年拉尼娜现象已进入减弱期,但其对大气环流的滞后影响仍在持续。冬季风异常强劲,干燥的北风不断侵扰河南等地,而雨雪天气却迟迟未来。
今年4月以来,冷空气活动变得更加频繁。河南省位于西高东低的气压场中,为冷空气南下提供了便利,直接导致了大风天气的频发。
气象专家指出,去冬至今春,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不断向南方输送强大的冷空气。冷空气不仅频率高,而且强度远超往年。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全国降水量明显偏少,干旱少雨导致地表大面积裸露,摩擦力减小。当冷空气南下时,风速的衰减程度微弱,意味着风速下降不明显。
另外,春分节气过后,地表和近地面空气升温迅速。然而,高空大气依旧保持着冬日的低温和强风特性。这种地面与高空之间巨大的温差,使得冷暖空气频繁且剧烈地上下运动。在这场较量中,上层高空的大风能量极易传导至地面,进一步加剧了地面风力,使得大风天气更加频繁。
冷暖空气交替,容易导致大风天气出现
风是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的,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春季是大气环流调整的季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产生很强的气压梯度,从而极易产生大风。在一些山口以及城市楼宇之间受“狭管效应”影响,致灾性比较强。
洛阳市气象局相关专家介绍,洛阳市一年四季都会受到大风天气影响,其中,春季出现大风的概率最高。今年春季洛阳市大风更为频繁,这与今年的气候条件有关。简单来说,就是今年冷空气相对比较频繁,而且冷空气影响的位置也相对偏东。再加上暖空气的迅速反扑,冷暖空气的这种交替,无论在气压梯度的变化上,还是在温度的变化上,都比较容易导致大风天气出现。
根据我国2012年6月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其中,11、12级风陆上很少见,一般当风力超过12级时,就意味着对陆地地面物体“摧毁极大”。
气象专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未来大风天气增多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剧,导致大气能量累积,这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引发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
大风预警由低到高,以蓝、黄、橙、红色表示
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由低到高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大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余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