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5月10日电(李东标)AI精准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实现因材施教与个性化辅导;国产超高速摄像机发布;数字化、智能化助力中医“治未病”……在9日举行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皖美遇见”品牌共创会上,一批安徽数字化转型成果集中亮相,展现了安徽科技创新的前沿成果和产业化加速的蓬勃态势。
近年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天的共创会上,科大讯飞副总裁吴骏华展示了大模型的应用成果。比如,AI是如何精准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实现因材施教与个性化辅导,帮助提升课堂效率、优化资源配置。AI还在医疗领域辅助医生诊断,缓解基层医生的工作压力,提升诊疗质量。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速视觉感知与测量技术创新的科学仪器企业,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苗小冬现场发布国产超高速摄像机,成为企业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据了解,这家深耕细分领域10余年的专特新企业,提升了光电测量的自主创新能力,其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能力更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体现了安徽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突破、不断攀登的精神。
在传统中孕育新生,是安徽的一大品牌特色。来自古井健康科技,以及亳州高新区携手三家中医药企业进行推介,展示了中医药产业如何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以及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数字化、智能化加持下的新表达。
科技创新不仅存在于高楼深院的实验室里,更扎根在每一块工业园区的土壤中。在当天的共创会上,界首市推介的循环经济样本、亳州高新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方面的探索,从县域和园区两个层面,为现场观众展示了安徽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层活力”。
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联盟秘书长郭荔葳说,本次共创会上的推介活动,既有底层技术的自主突破,也有顶层应用场景的深入融合;既展现了企业个体的创新力,也突出了区域协同的系统性,呈现出科技创新为笔、产业变革为墨、品牌表达为魂的“安徽品牌新图景”。
近年来,安徽加快数字化转型,从“智改数转”到“数实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通过“数字领航”工程,安徽培育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家、世界“灯塔工厂”5家,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59.1%的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1000万台,服务企业超20万家。
安徽省数专委主任、安徽省服务商联盟主席王灯明在会上表示,此次大会汇聚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影响力瞩目。近年来,安徽以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兴产业的聚集地、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为发展目标,以“皖美品牌”为标杆,走出了一条“数字赋能产业、品牌驱动价值”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科大讯飞牵头完成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到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发射升空,再到“天衍-504”量子计算机发布,安徽持续做实科技“硬家底” ,培育和引进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一批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纷纷涌现,全力推动安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更多的“安徽品牌”走上更大舞台、走进更广阔世界,让“科创赋能、智造未来”从愿景成为现实。